威尼斯乐派:16世纪中叶,以威尼斯城邦共和国的圣马可大教堂为中心发展形成的一个乐派。此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有维莱尔特(佛莱芒人)、德·罗尔、加布里埃利叔侄,他们曾先后担任圣马可大教堂唱诗班乐长职务。这些作曲家的创作,使威尼斯乐派的影响一直扩展到阿尔卑斯山以外;同时使该乐派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末期、巴洛克初期的风格探索中处于优势地位。威尼斯乐派作品的特点在于使用双合唱(也称“复合唱”)和对音色的探求,尤以双合唱著称,注重双合唱队问答产生的回声效果。
- 欢迎来到文学网!
威尼斯乐派:16世纪中叶,以威尼斯城邦共和国的圣马可大教堂为中心发展形成的一个乐派。此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有维莱尔特(佛莱芒人)、德·罗尔、加布里埃利叔侄,他们曾先后担任圣马可大教堂唱诗班乐长职务。这些作曲家的创作,使威尼斯乐派的影响一直扩展到阿尔卑斯山以外;同时使该乐派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末期、巴洛克初期的风格探索中处于优势地位。威尼斯乐派作品的特点在于使用双合唱(也称“复合唱”)和对音色的探求,尤以双合唱著称,注重双合唱队问答产生的回声效果。
那不勒斯乐派:亦称那波里乐派。是于18世纪初,继威尼斯乐派兴起并统治意大利乐坛、欧洲舞台近一百年的又一个乐派。其核心人物是A.斯卡拉蒂(1660~1725),还有佩尔戈莱西、皮钦尼等。这些作曲家主要以歌剧作品为人所知。该..
曼海姆乐派:18世纪中叶德国作曲家的一个重要集团。曼海姆地区今属捷克,是当时三个交响乐中心地(维也纳、柏林)之一。代表人物斯塔米茨(1717~1757)以意大利序曲结构为基础,增加了快板终曲的第四乐章,为古典交响乐套曲奠..
浪漫乐派:19世纪初至中叶近半个世纪间,欧洲音乐受当时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掀起一股新的潮流与风格,并一直延续到19世纪后半叶,波及整个欧洲,涌现出大批优秀音乐大师。这些作曲家及其创作、音乐思想被后世视为“浪..
埙:气鸣(吹孔)乐器。是中国古老的吹孔乐器,有约7000年的历史。制作材料有石、骨、玉、陶土等,表状有球形、管形、鱼形和梨形等。以陶土烧制的梨形埙最为普遍。史书上记载有:“烧土为之,大者如鹅子,锐上平底,形如秤锤,六..
箎:气鸣(吹孔)乐器。春秋战国时期广泛使用的横吹竹管乐器。从《诗经》、《楚辞》等均有记载。《尔雅·释乐》晋人郭璞注:“旸,以竹为之,长尺四寸,围三寸,一孔上出……,横吹之。”宋代陈旸《乐书》:“篪,有底之笛也,横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