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多瑙河》②

《蓝色的多瑙河》:维也纳圆舞曲。原名为《在美丽的蓝色多瑙河》。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作于1876年。当时,奥地利在普奥战争中惨败,维也纳笼罩在一片悲哀、沉闷的气氛之中。为了使市民重新振作起来,施特劳斯接受了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负责人希望他“创作一首象征维也纳生命活力,充满爱国热情的合唱圆舞曲”的请求。乐曲为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结构——序奏、5首连续演唱的小圆舞曲、尾声,旋律流畅,形象鲜明,乐队配器非常新颖。但这部作品由男声合唱队和管弦乐队首演后几乎没有引起任何反响。半年以后,施特劳斯将这首合唱改写成管弦乐队作品,在巴黎亲自指挥乐队首演获巨大成功,并被誉为维也纳圆舞曲中的经典之作。

为您推荐

曼陀林②

曼陀林:弦鸣(拨奏乐器。早期形制为琉特的变体,始见于15世纪意大利图像文献。19世纪意大利乐器制造家P.维纳恰奠定了现代曼陀林的形制。木制音箱呈半梨形。短颈,琴头向后弯曲。面板开椭圆形音孔,指板上有17个品位。张4..

《威尼斯船歌》②

《威尼斯船歌》:德国浪漫派音乐大师门德尔松所作钢琴曲集《无词歌》中的3首(作品19之6,30之6,62之5)。其创作来源于对意大利威尼斯贡多拉(一种小船)船工所唱歌曲的模仿及发展。..

大提琴②

大提琴:弦鸣(擦奏乐器。16世纪上半叶起源于意大利。形制、构造同小提琴。四根弦间隔纯五度(C、G、d、a)定音,常用音域不超过3个半八度(c~e2);独奏时音域可达3个八度(C~e4)以上。乐谱用低音谱表(F谱表)、次中音谱表(四线C..

单簧管②

《吉普赛之歌》②

《吉普赛之歌》:又名“流浪者之歌”,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萨拉萨特创作的小提琴曲,现已成为演奏家的音乐会曲目中的重要作品之一。乐曲表现的是吉普赛人的生活与情感,音乐极富吉普赛民族风格特点。..

爵士鼓②

爵士鼓:我国对爵士乐队中打击乐器组合的习惯称谓,亦称套鼓。主要乐器有以下几种:(1)低音鼓(bassdrum),膜鸣(击奏)乐器。鼓锤用踏板和杠杆装置控制,用脚掌和脚尖踏击演奏,主要起计算节拍和控制节奏的作用。(2)踩镲(hi—h..

《尼伯龙根的指环》②

《尼伯龙根的指环》:德国歌剧改革者、作曲家瓦格纳所作4部系列歌剧(乐剧)。4部歌剧分别为:莱茵的黄金,独幕;女武神,3幕;齐格弗里德,3幕;众神的黄昏,3幕。全剧取材于斯堪的纳维亚地区中世纪尼伯龙传奇的各种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