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绣笔记》:书名。丝绣专著。近代朱启钤著。本书是一部关于中国传统丝织物的研究著作。收录以织成、锦绫、刻丝、刺绣等中国传统高级丝织品为对象,主要从工艺美术角度,进行研究。全书分《纪闻》和《辨物》上、下两卷。此书作者为首任北洋政府高级官员,有机会接触清内府等处收藏的珍贵丝织文物,故对丝织物有很高的鉴赏能力,因此所收集的资料很有历史价值。书于1930年第一次付印。两年后增补又重印,被《丝绣丛刊》和《美术全集》收录。
- 欢迎来到文学网!
《丝绣笔记》:书名。丝绣专著。近代朱启钤著。本书是一部关于中国传统丝织物的研究著作。收录以织成、锦绫、刻丝、刺绣等中国传统高级丝织品为对象,主要从工艺美术角度,进行研究。全书分《纪闻》和《辨物》上、下两卷。此书作者为首任北洋政府高级官员,有机会接触清内府等处收藏的珍贵丝织文物,故对丝织物有很高的鉴赏能力,因此所收集的资料很有历史价值。书于1930年第一次付印。两年后增补又重印,被《丝绣丛刊》和《美术全集》收录。
六面印:一种特殊形式的印章。像“凸”字形,上面的小方块形为印鼻,打孔供穿带。鼻端上可刻一小印,下面的方块其余五面也刻有印文,故称“六面印”。流行于南北朝。明、清以后的正方印或长方印六面都刻有印文。也称“六面..
铸印:凡金、银、铜等金属做印材料的大都用铸印法。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称“拨蜡”,即先雕一蜡膜,然后外面用泥作范,再将金属熔化后注入泥范成印;另一种称“翻沙”,即用木模覆于砂中取范,再浇铸成印。明代篆刻家甘旸《印..
印钮:又称“印鼻”。古代印玺上端都有钮。穿孔可以系带,随身可带,比较方便。“印之有钮,犹器之有盖,碑之有额,浮屠之有尖,亭榭楼台屋宇有顶脊鸱甍也。”其形制虽相异,但其装饰作用则是同出一辙。先秦时官印印钮有鼻钮..
套印:由大小几方印套合成的印章。如汉代的“子母印”即是套印的一种。明、清以后为携带方便,将套印外层制成中空的大方印,然后大小各印依次纳入其中,可有三层套、四层套、五层套、六层套等,除最末一层之小印可镌刻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