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伦马特②

迪伦马特:瑞士戏剧家、小说家。生于伯尔尼州的柯诺芬根,父亲为基督教牧师。大学毕业后在《世界周报》任编辑。1946年完成第一部剧作《立此存照》。1949年《罗慕洛大帝》首演成功,开始崭露头角。后著《老妇还乡》、《物理学家》,奠定了当代世界文学中的地位,他的悲喜剧也趋于定型。60年代中期创作的《流星》是他的新起点,但之后已无成功之作。至1983年共有剧作21出(包括改编),还有8出广播剧,理论著作《戏剧问题》、《论席勒》、《喜剧解》、《与比奈特的谈话》等。1980年出版作品集20卷,已被译成40余种语言。迪氏艺术观的哲学基础是不可知论和历史循环论。他认为艺术包括戏剧是不能反映世界的,只能“表演世界”或“呈示一个世界的图像”。他否认戏剧的教育作用。但他却是一位具有艺术抱负和革新精神的作家。他强调实践是理论的前提,反对创作必须遵循某种统一的风格和模式。他“弃旧图新”地探索自己独特的艺术道路,追求“多彩的戏剧”,倾向于具有喜剧色彩和社会讽刺色彩的追求。他的笔下是通过“距离”来表现的,而造成“距离”的主要手段是“怪诞”,这构成了他艺术表现的重要特征。“佯谬”是他艺术表现的一种诀窍。其作品有比较明确的主题、完整的故事情节、紧张的戏剧冲突、严谨的戏剧结构和生动而幽默的语言。他作品的题材主题往往是时代或世界性的,但艺术上却具民间性和通俗性。

为您推荐

波戈廷②

波戈廷:前苏联作家,出生于顿河地区一个农民家庭。20年代曾任《真理报》记者,1930年写出第一部剧本《速度》,被自己称为“报告文学剧”。之后有《斧头之歌》(1931)、《我的朋友》(1932)、《贵族们》(1934)。1936年之后..

博马舍②

博马舍:法国剧作家,生于巴黎,钟表匠的儿子。1753年获得国王钟表师的头衔。1756年与一寡妇结婚,以妻子领地“博马舍”作为自己的姓氏。1761年成为贵族。处女作《欧也妮》(1767),后有《两个朋友》(1770)及名剧《赛维勒的..

阿庇亚②

阿庇亚:瑞士舞台美术家,20世纪戏剧艺术革新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曾随著名钢琴家李斯特学音乐,自习绘画和舞台布景。他崇拜瓦格纳,终身从事改革瓦格纳歌剧布景设计的研究工作。有《瓦格纳音乐剧的演出》、《音乐和舞台演..

密茨凯维奇②

伏尔泰②

伏尔泰:法国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和戏剧家。生于巴黎—公证人家庭,青年时期写诗挖苦权贵而两次入狱,曾避居英国。后于1734年发表《哲学书简》,猛烈抨击专制政体,法院下逮捕令,被迫隐居15年。1746年选为法兰西学院院..

马尔索②

马尔索:法国哑剧演员。生于斯特拉斯堡。1947年首次在勒诺—巴罗剧团演出哑剧《巴蒂斯特》,其出色表演受到戏剧界和观众的赞赏。同年他创建了自己的哑剧剧团。1948年获法国“德比罗”奖,此后在国际国内多次获奖。1976年..

梅特林克②

梅特林克:比利时剧作家,用法语写作。生于特根,其父喜爱园艺和养蜂,对日后梅特林克的情趣和爱好有很大的影响。12岁入号称比利时作家摇篮的圣一巴尔贝耶稣学校读书,后人大学法科并加入律师公会。1886年开始发表诗歌,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