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式:戏曲中唱词结构的形式,称为句式。句式一般分上、下句,每两句构成一个完整的乐句。每句的字数分为:五字句,七字句,十字句。五字句的句式一般很少用,七字句一般由二、二、三组成,十字句由三、三、四组成。
- 欢迎来到文学网!
句式:戏曲中唱词结构的形式,称为句式。句式一般分上、下句,每两句构成一个完整的乐句。每句的字数分为:五字句,七字句,十字句。五字句的句式一般很少用,七字句一般由二、二、三组成,十字句由三、三、四组成。
柳子戏:中国戏曲声腔、剧种。又称“弦子戏”、“北(百)调子”或“糠窝窝”。属于弦索系统,由元、明以来盛行中原地区的[山坡羊]、[锁南枝]、[打枣秆]等俗曲小令流传到鲁西南,吸收弋阳腔、青阳腔的部分腔调及剧目,逐渐..
题目正名:戏曲名词。元杂剧中用来标明剧情提要、确定剧本名称的对句,多见于剧本结尾处。它的格式有两种,一种是两句式,一种是四句式。对句的末句为剧名全称,全称中的三个字或四个字为剧名简称。如《救风尘》“(《元曲..
板腔体:以齐整对称的上下句,运用各种不同的板式结构音乐的剧种,称为板腔体的剧种。如京剧、评剧、梆子。板腔体的音乐曲调虽然比较简单,但由于节拍、节奏、速度的不同,同样的板式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板腔体式的剧..
句格:戏曲曲牌句法的格式。形式上接近宋词,但又比宋词灵活。曲牌里在正字之外,可以适当增加衬字,但增加的衬字要考虑到曲谱的格式,否则将增加谱曲的难度。句格的宽严程度,南北曲各有不同,南曲较严,有“衬不过三”的说..
山东梆子:中国戏曲剧种。又称“高调梆子”,简称“高调”或“高梆”。约在清初,山陕梆子传入山东,受当地方言影响,逐渐演变成具有粗犷豪放风格的本地梆子。流行于菏泽,济宁、泰安、聊城、临沂等地,其中以菏泽(旧曹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