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字戏

白字戏:

中国戏曲剧种。

流传于闽南、粤东一带。正字戏传入该地,与当地潮调、泉调及民间艺术相结合,采用方言演唱而逐渐形成。当地称本地方言为“白字”,故名。

原有老白字(闽南地方戏)、潮州白字(潮剧)、南下白字(海陆丰白字)之分,现专称后者。

其融合正字戏、梨园戏和潮剧发展而成。唱腔曲调结构以曲牌联套体为主,亦有部分板式唱腔。

有帮腔,它和拖腔来自南曲,后吸收当地民歌,使唱腔富有地方特色。脚色行当分生、旦、占、末、婆、丑、净。

白字戏于明末开始流行。1925年后与反封建反压迫革命联系密切。现有演出专业团体海丰白字剧团。传统剧目有200余种。

分为大锣戏、小锣戏、民歌戏、反线戏、科白戏。经过整理的传统剧目《白鹤寺》、《访友》等及改编上演的现代戏《金菊花》较有影响。

为您推荐

宝剑记

宝剑记:传奇剧本。中国明代李开先作。全名《新编林冲宝剑记》。据苏洲(号雪蓑渔者)序:“坦窝始之,兰谷继之,山泉翁正之,中麓子成之”,知李氏友人亦参与创作。全剧52出。写林冲与奸臣政见不同,上本弹劾童贯、高俅而受到陷害,被..

保罗·威格纳

保罗·威格纳:【生卒】:1874—1948【介绍】: 德国电影演员和导演。自1905年起一直在德国剧院演戏。参加过许多影片的拍摄,包括《布拉格的大学生》和《巨人》等。作为导演,他坚决反对德国电影中流行的小市民的庸俗见解,是电..

保卫芦沟桥

保卫芦沟桥:中国现代多幕话剧。上海中国剧作者协会集体创作于1937年。全剧由三个连续性的独幕剧:《暴风雨的前夕》、《芦沟桥是我们的坟墓》、《全民的抗战》组成。剧中歌颂了英勇抗击日寇的芦沟桥守军和民众,号召同胞们..

彼得大帝

表演的总体构思

表演的总体构思:又称“角色创作总谱”。演员为创造角色所作的总体艺术设想。包括角色的外部造型、精神气质、性格基调;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和时代赋于角色的特殊印迹;角色的最高任务和贯穿动作;角色在整部影片中的地位、作用..

壁克馥

壁克馥:【介绍】: 玛丽·壁克馥(1893-1979),美国女电影演员。原名格拉迪斯·史密斯。生于加拿大多伦多。1909年开始电影生涯。曾和道格拉斯·范朋克、卓别林等人创立联美电影公司。为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创始人之一。出..

沧州木板大鼓

沧州木板大鼓:中国曲艺曲种。曲调较平稳,有曲头、慢板、双展翅、双高、单高、双出头、单出头等板腔。表演者自持鼓板击节,大三弦伴奏。吐字行腔用地方语音,唱法质朴粗犷。流行于河北省沧县、黄骅县等地农村。形成于清咸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