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曲艺“双条鼓”、戏曲“花鼓戏”、民间歌舞“花鼓灯”的合称。
双条鼓又名“花鼓小锣”。演唱者两人。一女击鼓,一女敲锣,齐唱。曲调有〔凤阳歌〕、〔小五更〕、〔十杯酒〕、〔王三姐卖娃〕等百余种。
流行于凤阳地区。曲目除应时小调外,还有带故事性的小型节目,如《王祥卧冰》、《杨老姐上吊》等。花鼓灯流行于凤阳、怀远等淮河两岸地区。
中国曲艺“双条鼓”、戏曲“花鼓戏”、民间歌舞“花鼓灯”的合称。
双条鼓又名“花鼓小锣”。演唱者两人。一女击鼓,一女敲锣,齐唱。曲调有〔凤阳歌〕、〔小五更〕、〔十杯酒〕、〔王三姐卖娃〕等百余种。
流行于凤阳地区。曲目除应时小调外,还有带故事性的小型节目,如《王祥卧冰》、《杨老姐上吊》等。花鼓灯流行于凤阳、怀远等淮河两岸地区。
傅正义:【生卒】:1925—【介绍】: 中国现当代电影剪辑师。生于湖北黄冈。1939年考入中国电影制片厂做练习生,后学剪辑。1946年进上海昆仑影业公司。1949年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副剪辑师,1956年调北京电影制片厂任剪辑师。作品..
敦煌变文汇录:中国敦煌千佛洞所出唐、五代变文总集。周绍良编。1954年出版。1955年出版增订本。汇辑唐、五代变文36篇,中有佛经故事变文24篇,说唱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的变文12篇。每篇变文题后都简要介绍原卷所藏处、内容..
歌腔:又称“歌腔皮影”。曲艺的一种。流行江汉平原的天门、沔阳、潜江、江陵等地。约于清道光、咸丰年间形成。原为独立的曲艺形式,后与皮影戏合流。常见的表演形式是二人演唱,其中一人以唱正面人物为主,一人以唱反面人物..
盖博:【介绍】: 克拉克·盖博(1901-1960),美国电影演员。生于俄亥俄州。1929年专门从事演剧工作,1931年加入米高梅影片公司,开始电影演员生涯。1934年主演《一夜风流》,获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作品还有《男子世界》、《战舰..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法国一次短暂的试图以现代主义精神改造电影艺术的运动。兴于1958年,终结于1961年。此间众多不知名的青年人争相拍摄影片。掀起一股热潮。被新闻界称为“新浪潮”。新浪潮影片大多敢于接触法国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