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曲艺曲种。
演唱者7-13人,围桌分角色坐唱。以唱为主,夹以说白。唱词以五言、八言、十言、十一言为主。
曲调有男腔、女腔之别,正调、小调之分。
正调为板腔体,小调多为扬州小曲,如〔叠断桥〕、〔剪剪花〕、〔银纽丝〕等。无女演员,女腔由男演员以小嗓演唱。演员自操乐器伴奏,乐器有扬琴、琵琶、三弦、二胡、笛子、鼓板等。流行于江西南康、大余、兴国等地和广东北部、福建西南部的部分地区。
清乾隆年间扬州南词传入江西,结合湖北黄梅传来的文曲,形成南北词。传统曲目有《春香闹学》、《岳母刺字》《王婆骂鸡》等。
中国曲艺曲种。
演唱者7-13人,围桌分角色坐唱。以唱为主,夹以说白。唱词以五言、八言、十言、十一言为主。
曲调有男腔、女腔之别,正调、小调之分。
正调为板腔体,小调多为扬州小曲,如〔叠断桥〕、〔剪剪花〕、〔银纽丝〕等。无女演员,女腔由男演员以小嗓演唱。演员自操乐器伴奏,乐器有扬琴、琵琶、三弦、二胡、笛子、鼓板等。流行于江西南康、大余、兴国等地和广东北部、福建西南部的部分地区。
清乾隆年间扬州南词传入江西,结合湖北黄梅传来的文曲,形成南北词。传统曲目有《春香闹学》、《岳母刺字》《王婆骂鸡》等。
宫廷杂剧:中国明代初年杂剧的一类。以明朝藩王朱权、朱有炖为代表,他们长期居住在王府宫廷,创作和演出也在宫廷,故有此称。二朱及其追随者把杂剧作为歌功颂德和消遣享乐的工具,利用杂剧创作粉饰太平,宣扬封建道德。明初宫廷..
格里菲斯:【介绍】: 大卫·格里菲斯(1875-1948),美国电影导演。生于肯塔基州的拉格朗基。早年生活贫困,曾从事过各种职业,当过巡回剧团的小角色,喜爱文学。1907年进入比沃格拉夫电影公司当演员,次年成为导演。执导的处女作是..
广西渔鼓:曲艺的一种。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一带。据说系湖南的渔鼓传入后演变而成。在流传过程中,形成全州、桂林、宜山三种不同风格的唱腔。唱词七言四句为一段,双句押韵。演唱形式为一人手抱渔鼓、执简板,边打边唱..
归山教正:【生卒】:1893—【介绍】: 日本电影理论家和技术家。生于东京。就学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时,是电影杂志《活动照相界》的热心投稿者。1913年和朋友创办刊物《电影纪录》。后进天活公司担任放映技师兼国外部职员。191..
广东汉剧:原名“外江戏”。中国戏曲剧种。流传于广东东部梅县、汕头、惠阳一带,及闽西、台湾等地。在东南亚等地颇有影响。源于皮簧合流后的徽戏。清朝咸丰年间在潮州既已盛行。其主要声腔为西皮、二簧,另有若干曲牌和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