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

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作曲。

作于1868年。作品325。这是作者圆舞曲作品中最具奥地利乡村音乐特色的一首。音乐形象鲜明生动,犹如一幅以维也纳近郊森林为背景的风俗画。

据说作者只花一个星期就完成了这部名作。1868年在维也纳的音乐会上由作者指挥首演。

全曲由序奏、五首小圆舞曲及结尾组成。序奏分好些段落,先由木管奏出民间风格的旋律,描写田园的风光,之后几段描写维也纳森的景色,叙述它的故事,旋律纯朴优美。第一圆舞曲由两段构成,前段甜美、情深意长,后段活跃、轻歌曼舞。第二圆舞曲是第一圆舞曲的变奏。

第三、四、五圆舞曲各具特点,音乐活泼,富于舞蹈性,对比较强。结尾再现前面的部分音乐,最后是序奏的再现,首尾相呼应。

这首作品与《蓝色的多瑙河》齐名,是作者圆舞曲中的惊世之作。

为您推荐

小放牛

小放牛:中国笛曲。昆曲中的〔吹腔〕曲牌。表现天真活泼的村姑与牧童对答时的明快情绪。富有田园风味和抒情的民歌色彩。全曲分3段:第1段旋律悠扬恬静(主要用平吹);第2第3段速度加快,用吐音与平吹交替演奏对句。曲尾转调,清..

小巫师

小巫师:交响诗。法国作曲家杜卡作于1897年。作者以歌德的同名叙事诗为题材,运用谐谑曲的体裁,把这个故事写成了管弦乐曲。内容是一个小巫师趁他师傅外出的机会,私自试验他偷听到的一个咒语的威力,但由于他只记得起咒的法术..

小音阶

小音阶:音乐术语。自然音阶的一种形式。小音阶又有三种形式:半音位置在第Ⅱ与第Ⅲ级、第Ⅴ级与第Ⅳ级之间的为“自然小音阶”,亦称“自然小调”;上行时半音位置在第Ⅱ级与第Ⅲ级、第Ⅳ级与第1级之间,下行时在第Ⅱ级与第Ⅱ..

肖尔蒂

小步舞

小步舞:17世纪欧洲最有代表性的宫廷舞蹈。源于法国西部布列塔尼地区普瓦图的一种农民舞蹈“布朗尔”。因其最典型的步法是小步,故名。小步舞自16世纪被宫廷采用之后,舞蹈风格变得文雅、端庄而高贵。它以优美的小步、精心..

小鼓

小鼓:①中国民间打击乐器。又称“板鼓”。以坚硬厚木合而为框,面呈圆状直径约25cm。中央开一孔,孔径约5-7cm谓之“鼓心”。鼓面蒙猪皮或牛皮。演奏时以双槌或单槌击鼓心,发音清脆、响亮。中国戏曲及民间乐队中打击乐部中的..

维也纳爱乐管弦乐团

维也纳爱乐管弦乐团:奥地利着名乐团。1842年创建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尼古拉指挥首场演出。1860年改称现名。乐团在德索夫指挥下,开始举行定期演奏会。1870年以后里希特任指挥,乐团名声大振。之后马勒、R·施特劳斯、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