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的生涯

艺术家的生涯:

又称《波西米亚人》。

四幕歌剧。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作曲。贾科萨和伊利卡根据缪尔杰的小说《穷艺术家生活情景》,写成歌剧脚本。这是奠定普契尼的国际声誉的歌剧。

剧情描述了绣花女咪咪与诗人鲁道夫的纯真爱情。诗人鲁道夫、音乐家绍纳尔、画家玛尔切洛、哲学家柯林内,这些穷艺术家同住在巴黎拉丁区的一幢楼的同一个房间里。

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但他们互助友爱,生活无着时各自奔营,有所收获时就共同分享。诗人鲁道夫和邻居绣花女咪咪相爱,她患肺病,诗人倍加关照,偶有龃龉,不久和好如初。

后来咪咪病情加重,众皆担忧,变卖衣服、首饰为她谋食买药。当朋友带回食物、药品时,咪咪已死在诗人怀中。这部歌剧作于1895年,翌年初首演都灵,后被列为大都会剧院的保留节目。它的音乐新颖,富有魅力,使整个欧洲认为意大利歌剧升起一颗新的明星。

普契尼打破宣叙调和咏叹调之间的界线,没有戏剧性展开的大段咏叹调、重唱、合唱。每一幕起到幕落音乐连绵不断、贯穿始终。在贯穿发展的织体中加进篇幅不大的独白及灵活的歌唱性的朗诵调和尽情吟唱的段落。

并运用了主导动机巩固各场之间的联系。第一幕中鲁道夫小咏叹调(巴黎的天空)的曲调在整个歌剧中一直伴随着他;第三幕歌唱时夹入自由形式的朗诵而乐队则演奏着旋律;第四幕又以全剧开始的艺术家的动机引出来。普契尼在该剧中初次运用印象的色彩和声,并且把人物和事件同具体有特性的乐句联系起来,这些富于表现的乐句形成剧中人和事的音乐主题,成功地运用音乐主题来刻划人物,烘托剧情,叙述往事,使全剧音乐完整、统一。

《艺术家的生涯》问世后,经受了时间和反复演出的考验,一直保持着活力,它是歌剧作品中的杰作,成为观众最喜欢的普契尼歌剧。

为您推荐

英雄的葬礼

英雄的葬礼: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的交响诗。作者1849年动笔,1850年完成。早在1830年,作者就计划创作一部《英雄交响曲》,但未完成,只留下一个大纲。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进入高潮,他又重新酝酿写这部交响乐,计划写五个乐章,其..

扎利诺

扎利诺:【介绍】: 约瑟夫·扎利诺(1517-1590),意大利作曲家、音乐理论家。生于基奥古。早年到威尼斯师从维拉尔特学作曲,后任圣马可大教堂乐长。主要着作有《和声原理》、《和声论证》等。他将自然大调式列入教会调式体系..

雍门周

雍门周:【生卒】:生卒年不详【介绍】: 中国战国时期琴家。名周,因居住在齐国首都的西门(当时称为“雍门”),故以为号。又称“雍门子”或“雍门子周”。曾为孟尝君鼓琴。鼓琴过程中二人的对话,反映出他当时已认识到音乐欣赏..

约斯

喻宜萱

喻宜萱:【生卒】:1909—【介绍】: 中国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江西萍乡人。1929年秋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主修声乐。1933年7月毕业后在南京中央大学音乐系任教。1935年赴美国入康奈尔大学文学院音乐系,主修音乐及教..

渔舟唱晚

渔舟唱晚:中国筝曲。娄树华以后古曲《归去来》为素材改编而成(一说金灼南据山东筝曲《正双板》等改编而成)。题取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渔舟唱晚,响穹彭蠡之滨”句。表现渔民悠然自得,渔舟满载而归的喜悦心情。全曲分..

鱼灯

鱼灯:中国民间舞蹈。因以鱼灯为道具,故名。流传于中国南方和沿海各地。多在元宵节表演。汉代已有此舞。鱼灯用竹蔑扎成,外糊纸或布,画上鱼鳞。造形多样,色彩绚丽。能表现鱼的多种形态,如春天交尾、夏天嬉游、秋天觅食、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