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波兰小提琴家、作曲家维尼亚夫斯基作于1862年,出版于1870年。

这是作者两首同类作品中更着名的一首,是他在圣彼得堡任宫廷提琴师时的作品。由三个乐章构成。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具有狂想曲性质。第二乐章,抒情浪漫,细腻优雅,富有诗意。

第三乐章,具有浓厚的吉普赛风格,回旋曲式,旋律热情横溢,最后在辉煌的音响中结束。这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力量的作品。

作品立足于本民族的土壤,真挚而纯朴的感情表达与高超技巧相结合,体现了作者创作与演奏艺术的主要特征。深受演奏家和人民的喜爱。

着名小提琴教授奥尔曾评论:该曲显示作曲家不仅创作了一首炫耀演奏技巧的作品,同时也创作了拨动人们心弦的音乐。

为您推荐

e小调第二交响曲

e小调第二交响曲:俄国钢琴家、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作于1907年。作品27。乐曲表现了作者从第一交响曲演出失败之后的失望,消沉,后逐渐回到生活,回到音乐创作中去的历程。全曲由4个乐章构成。第一乐章基本形象富于戏剧性,描绘..

D大调弦乐四重奏

D大调弦乐四重奏:俄国作曲家鲍罗丁作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作者一生写过两部弦乐四重奏;这部作品是献给他的夫人的。乐曲柔婉抒情、朴实亲切。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奏鸣曲式,主题具有俄罗斯风格,表现了人民的精神力量。..

E大调第七交响曲

E大调第七交响曲:奥地利作曲家布鲁克纳作于1881-1883年。首演于1884年莱比锡。这是作者第一部打开欧洲音乐厅的作品,并给他带来了国际声望。由四个乐章构成。第一乐章奏鸣曲式,呈示部主题为幻想性,再现时达到高潮,尾声为持..

阿玛拉瓦提雕刻

阿尔卡迪亚的牧人

阿尔卡迪亚的牧人:油画作品。法国画家普桑画于1638年。现藏法国巴黎卢佛尔宫。普桑善用宗教、历史和神话故事为题材进行创作。本画取材于希腊神话传说。阿尔卡迪亚是希腊传说中的幸福乐土。画面上有三个牧人正在一座古..

阿契彭科

阿契彭科:【介绍】: 亚历山大·阿契彭科(1887-1964),美国雕塑家。生于俄国基辅。1902年进入基辅艺术学校学习,并开始雕塑创作。1908年去巴黎学习。1910年接触立体主义画家和作品,按其风格进行创作。他还为艺术教育事业作出..

安田靫彦

安田靫彦:【生卒】:1884—1978【介绍】: 日本现代画家。出生于东京都中央区,一个江户时代开业的老店“百尺”饭馆老板的家庭。本名新三朗,后改号为靫彦。1898年,从师于小堀靫音。1901年进入东京美术学校日本画科学习。曾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