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夫人

蝴蝶夫人:

二幕歌剧。

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曲。伊利卡和贾科萨根据约翰·朗和贝拉斯科话剧改编为歌剧脚本。

普契尼于1902年开始谱写这部歌剧。他花费很大气力使歌剧具有日本特色。

经多方面请教行家,采用不少日本旋律曲调,其中包括着名日本民歌《樱花》。在音乐上渲染了东方的情调,运用了真正日本曲调和五声音阶,在配器上借鉴了印象派的音响造型手法。

该歌剧是一部抒情性悲剧:人们称为蝴蝶的日本姑娘巧巧桑,真心实意的爱上了美国海军上尉平克尔顿。亲属们都纷纷指责巧巧桑背叛传统教义,而随从上尉。但她仍对上尉一片痴情。婚后不久,上尉随舰回国,蝴蝶夫人耐心等待,谢绝包括有钱的山岛亲王在内的求婚者。朝夕盼望着上尉的归来。平克尔顿回国另娶新妻,早把蝴蝶夫人忘到脑后。

当他又回到日本,蝴蝶夫人穿上结婚时的盛装,带着儿子在门前迎接时,上尉却是带着新婚夫人来领孩子。巧巧桑受到致命打击,怀着满腹的哀怨,拔刀自刎身亡。普契尼在这部歌剧里用音乐表现出的日本情调是令人信服的。

序曲就奏出日本风格的主题,这个主题暗示日本人短促、轻快的步伐。

它在全剧中经常出现,使歌剧的各场有浓郁的异国情调。该剧是普契尼早期三部名作(另外两部是《艺术家生涯》和《托斯卡》)中音乐最优美动听的一部。可是,1904年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首演,却惨遭失败。首演失败并没有动摇普契尼的信心,他修改了总谱,又把原来第二幕改为二、三幕,用间奏和前一场隔开,加强了戏剧效果。

三个月后,在布雷再次演出却大获成功。

为您推荐

霍顿

霍顿:【介绍】: 雷斯特尔·霍顿(1906-1953)美国现代舞演员、编导、教师。生于印地安纳波利斯。早年曾学芭蕾,并一度热衷日本歌舞伎和印第安舞蹈。28岁时自建舞蹈团,吸收不同民族的演员。42岁时,在洛杉矶建筑了一座美国第一..

寄明

寄明:【生卒】:1917—【介绍】: 中国女作曲家、钢琴家。原名吴亚贞。祖籍江苏淮安,生于苏州。自幼能演奏多种乐器。曾在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琵琶、钢琴,并参加抗日救亡歌咏活动。1939年赴延安,任教于鲁迅艺术学院音乐..

机遇音乐

机遇音乐:现代音乐的一种。与原来的即兴演奏有着源渊关系。但它在发展中走向了极端。机遇音乐可任意选择某一音乐素材,或者演奏记号,然后由一位或数位演奏者不受任何法则限制地进行即兴演奏。这种演奏往往造成独一无二的..

花鼓灯舞

吉他

吉他:流行于世界各国的拨弦乐器。16世纪产生于西班牙,后流行于欧洲。吉他为木制,面板和背板均呈平面,琴体两侧中部呈凹状;指板较长,上有若干个品位,张六根弦,定音分别是E、A、d、g、b、e1。吉他的音色细腻、优美、宁静,对古典..

霍尔斯特

霍尔斯特:【介绍】: 古斯塔夫·特奥多尔·霍尔斯特(1874-1934),英国作曲家。生于切尔滕纳姆。父母都是音乐家。1893年入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先后学习钢琴、作曲理论、长号,并从斯坦福学作曲。毕业后在卡尔罗萨歌剧团乐队任长..

基普尼斯

基普尼斯:阿莱桑德罗·基普尼斯(1891-1978),美籍俄国男低音歌唱家。生于乌克兰日托米尔。家境贫寒。早年曾在华沙学习指挥,后到柏林学声乐。1915年开始在柏林、汉堡、纽约、芝加哥等地演唱。1934年入美国籍。长于演唱瓦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