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的哲学

艺术史的哲学:

美国现代社会学家、美学家A·豪赛尔着。

1958年出版。是关于艺术史的方法论的专门论着。作者将辩证法运用于艺术史的研究。首先从社会学的角度对艺术史进行考察,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一种解释。

艺术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是密切相关的。艺术风格的变更有其内在的逻辑,也有社会环境的影响。

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艺术史作考察,认为精神分析学的许多艺术理论很有价值,但又指出心理学分析只能解决艺术的某一方面的问题。第三从哲学的角度对艺术史作分析,既不同意以理格尔为代表的维护艺术成就的绝对独特性和无比性的倾向,又批评沃尔夫林所提出的“没有名字的艺术史”那种贬低艺术家个性的倾向。作者还把民间艺术和流行艺术看作是文艺社会学的重要内容。指出它们都来源于未受充分教育的阶层,这两种艺术的主要特征是:个人在它们之中的影响减少到了最低限度,因之创造的力量和接受的力量两者在其发展中都是一个社会集团的代表,是公共的审美趣味的传递物。

这种对艺术史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为人们研究艺术史提供了一个极有价值的方法论。本书成为文艺社会学方面的重要论着。

为您推荐

艺术才能

艺术才能:指艺术家创造艺术作品所具有的各种才情和能力的总和。包括认识感受生活的能力,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捕捉思想和形象的能力,艺术想象和构思的能力,以及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和方法塑造艺术形象,表达主观情志的能力等等。艺..

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

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马克思着。写于1844年4月至8月。作者生前未发表,有部分佚失。1932年首次以《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为标题,全文收入阿多拉茨基主编的德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中译本有何思敬译,人民出..

艺术的人民性

艺术的人民性:是指艺术在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时所达到的与当时人民的思想、情绪、要求、理想、愿望和利益相一致的程度。艺术的人民性,是就艺术和人民群众的关系而言的,通常用于评价古典艺术作品。作品有无人民性..

艺术与社会主义

意识流文学

意识流文学:也称“心理现实主义”。1915至 1940年间流行于英、美、法等国的一种西方现代派文学现象。“意识流”的概念首见于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实用主义哲学家威廉·詹姆斯的论文《论内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他..

艺术的阶级性

艺术的阶级性:阶级社会中艺术的一个重要社会属性。是作家、艺术家通过艺术形象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定阶级的思想意识的性质和程度。艺术的阶级性是个历史的概念,是阶级社会文学所特有的现象。在阶级社会中,作家、艺术..

译介研究

译介研究:比较文学中影响研究之一种。译介研究以译本和译者为主要研究对象。这类研究本属于媒介研究,因译本的媒介作用最大,译者又是“个人媒介者之最”,故译本和译者有单独专门研究之必要。进行译介研究,首先要将译本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