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微省界首县生产的陶器。
最早发现于唐代民窑遗址。现吸收民间版画艺术传统,运用民族绘画的遒劲线条,承继唐三彩的釉色,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界首主要生产以三彩陶刻画为装饰的瓶、坛、罐等日用器皿。制作经过定型、挂化妆土、刻画剔地、点缀绿釉、施透明釉等道工序。
烧成后呈赭红、绿、米黄三色。题材多取民间故事、戏曲人物、山水和花草等。产品造型厚朴,画面情趣盎然,刻花流畅饱满,具有独特的三彩风格。
中国安微省界首县生产的陶器。
最早发现于唐代民窑遗址。现吸收民间版画艺术传统,运用民族绘画的遒劲线条,承继唐三彩的釉色,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界首主要生产以三彩陶刻画为装饰的瓶、坛、罐等日用器皿。制作经过定型、挂化妆土、刻画剔地、点缀绿釉、施透明釉等道工序。
烧成后呈赭红、绿、米黄三色。题材多取民间故事、戏曲人物、山水和花草等。产品造型厚朴,画面情趣盎然,刻花流畅饱满,具有独特的三彩风格。
金有六齐: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六种色剂。因制造其铜器的原料不同,其所发之色泽也因之各异。战国《考工记》载:“金有六齐”。六齐指: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
金漆木雕:又称“潮州木雕”。中国传统木雕工艺品之一。始于唐代,清代已达鼎盛。主要产区有广东潮汕地区和五华、大埔等县。它以优质樟木为材,多用于建筑物、家具和神器的装饰。技法分浮雕、沉雕、通雕、圆雕和锯通雕等。..
快雪堂法帖:汇刻丛帖。五卷。明末清初冯铨集摹,刘光旸镌刻。所收法书,自魏钟繇、晋王羲之至元赵孟頫止,计21家。因第一卷卷首刻王羲之《快雪时晴帖》,故名。采择颇精,摹勒亦秀润,故为世所重。刻石初在河北涿县冯铨家,其拓本称..
晋三临辟雍碑:全称《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皇太子再莅盛德隆熙颂》。西晋碑刻。隶书。30行,行55字,长达1500余字。咸宁四年(278)十月立。1930年河南洛阳金村镇出土。碑文记述晋武帝司马炎立辟雍、置学官并三临辟雍,及其子..
旧圣彼得教堂:罗马最早的圣彼得教堂。由君士坦丁大帝下令建造。326年至333年间开始动工,约三十年后完成。教堂前有一个称为“乐园”的廊院,内有花草树木和喷泉。由五樘门进入教堂,西端圣坛有半圆形后堂,中堂两边高侧窗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