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哥特式建筑中装饰富丽的圆窗。
兴起于12世纪。通常装有彩色玻璃,主要用在中堂的西端和耳堂的两端,为早期哥特式教堂的主要装饰。
13世纪圆花窗发展成棂花格式。其格式是由若干放射形的图形组成,每个图形的顶端成尖拱状,与窗的外缘相接。图形之间的棂条与窗中央的空圆相交,每个图形由小花格窗组成,作成拱形和叶形。16世纪早期,火焰纹式窗棂和放射形的窗棂较盛行。放射形的窗棂由火焰纹的双曲线棂条组成复杂的网络,产生新的几何图形。圆花窗在欧洲各地教堂中被普遍采用。
欧洲哥特式建筑中装饰富丽的圆窗。
兴起于12世纪。通常装有彩色玻璃,主要用在中堂的西端和耳堂的两端,为早期哥特式教堂的主要装饰。
13世纪圆花窗发展成棂花格式。其格式是由若干放射形的图形组成,每个图形的顶端成尖拱状,与窗的外缘相接。图形之间的棂条与窗中央的空圆相交,每个图形由小花格窗组成,作成拱形和叶形。16世纪早期,火焰纹式窗棂和放射形的窗棂较盛行。放射形的窗棂由火焰纹的双曲线棂条组成复杂的网络,产生新的几何图形。圆花窗在欧洲各地教堂中被普遍采用。
峄山刻石:亦称《峄山碑》。秦代碑刻。相传李斯书。小篆。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东巡途中登邹峄山,承相李斯等为颂其功绩而立,为始皇刻石之始。前为始皇诏,计144字;“皇帝曰”以下为二世诏,计79字,字略小。二世诏刻于二世元年..
阿什顿:【介绍】: 弗里德里克·阿什顿(1906- ),英国芭蕾舞编导。生于厄瓜多尔。早年曾从师兰伯特学舞。29岁即任威尔斯芭蕾舞团首席编导。50年代起,历任萨德勒威尔斯芭蕾舞团、英国皇家芭蕾舞团、蒙特卡洛俄罗斯芭蕾舞团、..
乐陶器:日本铅釉陶器之一。最早出现在桃山时代初期,约在1557年至1580年之间。由砖瓦制造者阿米夜首创,后其子田中长次郎把它发展为茶会的用品。陶器的名称是军事统治者丰臣秀吉亲定。乐陶器广口、直筒、小底,造型美观,小巧..
阿尔贝蒂:【介绍】: 多梅尼科·阿尔贝蒂(约1710-1740),意大利作曲家、羽管键琴演奏家。生于威尼斯。早年曾师从比菲和洛蒂学歌唱与对位。中年大多时间在罗马贵族莫科纳里家做侍从。晚年作36首羽管键琴奏鸣曲。今存14首。..
装饰艺术:实用艺术种类之一。是指人类自身用一定的装饰品来美化自己的一种艺术。主要包括服装、手饰、颜料化妆等。装饰艺术起源于实用,随着人类的进步审美因素不断扩大,具有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特点。装饰艺术中以服装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