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古典乐派
维也纳古典乐派:形成于19世纪20年代。以海顿、莫札特、贝多芬为代表。反映新兴市民阶级的精神面貌。崇尚理性和自然,强调逻辑,追求艺术内容深刻的哲理性与艺术形式严谨完美的统一。确立了近代奏鸣曲式结构、管弦乐的基本编制及各种器乐套曲的体裁和形式。对西洋音乐的发展影响深远。参见“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广义指18至19世纪20年代,以古典风格为标志的欧洲各国作曲家有典范意义或代表性的音乐。包括各国早期的古典音乐和维也纳乐派音乐。狭义专指以海顿、莫札特、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乐派音乐及师法该派的音乐。特点是音..
新维也纳乐派:又称“十二音体系派”。西方现代表现主义131音乐流派。20世纪初出现于维也纳。创建人为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认为音乐主要是表现人内心的感觉和情绪,如孤独、紧张、绝望等。创作上具有夸张、怪诞等特征。否认调..
印象主义乐派:19世纪末产生于法国的音乐流派。主张以唯美的音响描绘对外界的倏忽朦胧的主观感觉印象。特点是常用迷离恍惚的音乐语言,渲染出闪烁的气氛和色彩。在音色、节奏、和声、配器等方面均有创新,开阔了音乐的表现手..
里姆斯基B科萨科夫(fGREKJ]WSbFMMNGOqGhBHRG]BUEFHJREN,1844—1908):俄国作曲家,“强力集团”乐派主要成员之一。创作上注重民族传统和风格,讲究流畅多采的旋律和新颖独特的配器。作品多取材于俄国民间故事或著名文学著作。主要有交..
德沃夏克(AntonínDvorák,1841—1904):捷克作曲家。曾任国家剧院乐队中提琴师。1861年开始作曲,并多次在欧洲各国访问演出。后又先后任布拉格音乐学院教授、院长,纽约音乐学院院长。创作上注意发扬民族民间音乐传统,吸收西欧古典、浪漫派音乐特长,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