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剧传习所
昆剧传习所:昆剧科班。1921年秋由穆藕初、张紫东、徐凌云等昆剧爱好者创办。地址在苏州桃花坞五亩园。招收学生七八十人,自10至15岁不等。所有学生都取艺名,以“传”字排名,以示继承昆剧艺术的含义。并以艺名最后一字的偏旁标示行当,如“金”旁为外、末、老生、净行;“玉”旁为小生行;“草”头为旦行;“水”旁为丑行。出科学生较著名者有周传瑛、王传淞、华传浩、朱传茗、张传芳等。5年后停办,但在江南影响很大,为继承和发展昆剧艺术作出了重大贡献。
严凤英(1931—1968):黄梅戏女演员。原名鸿六,安徽桐城人。出身贫苦。13岁学戏,工旦角。不断吸取兄弟剧种的表演艺术,丰富和发展了黄梅戏的音乐及表演。嗓音清脆甜美,吐字清楚。演出剧目《天仙配》等较著名。..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杂剧剧本。元关汉卿作。写寡妇窦娥受流氓张驴儿诬控,被官府判斩,临刑时窦娥指天为誓:死后必血溅白练,6月降雪,大旱3年,以明己冤。均一一应验。剧本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一正直善良又敢于反抗黑暗..
富连成社:京剧科班。初名喜连成社。1904年由京剧演员叶春善等在北京创办。萧长华、姚增禄等曾受聘任教。培养59了喜、连、富、盛、世、元、韵七科学生近700人。1948年停办。是近代京剧史上培养人材最多、历史最长的一所科班。..
华彩段:原指18世纪意大利歌剧中咏叹调结束前由独唱者即兴发挥的段落。后在协奏曲乐章的最后也常插入这种段落,乐队则暂停演奏,由独奏者充分发挥技巧,抒发情感。起初均由演奏者即兴创作,后多由作曲者写入乐谱。..
焦循(1763—1820):清戏曲理论家、哲学家、数学家。字理堂,一字里堂,江苏甘泉(今属扬州)人。博学多才,于经、史、历、算、声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反对俗见,重视地方戏曲研究,留意戏曲史料。著有《曲考》(已佚)、《剧说》、《花部农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