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光:
「灵光」意指传统艺术作品的「独一无二性」、「此时此地性」、「虽远犹近」的特殊氛围,科技作品虽失去了「灵光」,但其复制的特性成就了展览价值,直接改变了艺术本身的观念。
班雅明(Benjamin)以为,早期肖像摄影,摄影师与被拍照者有契合的默契与信赖感,耐得住长时间的曝光,加上光影绝对连续性的安排,使影像自昏暗渐层至光明,这都是「灵光」现象的要素。可是随曝光时间缩短,曝光度清晰度的提升,被摄物强烈明确冲撞观看者的双眼,「灵光」遂渐被摄影师摒除了。班雅明的「灵光」(aura)概念,其固然指涉摄影「光晕」之美、手工之美,但班雅明并不为其灵光消逝而感惋惜,相反认为将有另一番面貌。
在《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一书的内文及注释各别写道:为了更清楚地解释「灵光」,必须想象自然事物的「灵光」。我们可以把它定义为遥远之物的独一显现,虽远,仍如近在眼前。静歇在夏日正午,延个地平线那方山的弧线,或顺着投影在观者身上的一节树枝,-这就是在呼吸那远山、那树枝的「灵光」(pp65-66)。
将「灵光」定义为「遥远的独一呈现,虽近在眼前」,只是将艺术作品的仪式价值以时空范畴的用语来表达。远与近相反,本质上「遥远」的事物便不可「接近」。事实上,图像用以服务祭仪的主要素质是其不可亲近性。图像因其本质的缘故,必定总是「遥远的,虽近在眼前」。我们可以接近其物质现实,可是无法迄起它一出现即保有的遥远(高高在上)特性。
为您推荐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命题。马克思认为,动物的生命活动是盲目的、无意识的,而人则能将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自己的意识和对象。人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在目的的引导下,充分调..
湿壁画
:原意是「新鲜」,是一种十分耐久的壁饰绘画,泛指在铺上灰泥的墙壁及天花板上绘画的画作,通常是先将研磨好的干粉颜料掺入清水,制成水性颜料,再将颜料涂在刚抹在墙壁表面的湿灰泥,再等待灰泥干燥凝固之后,便永久保存于..
航海探险的发现
:由于经济的发达,文艺复兴的探险家遂获得充足的金钱资助,因此在船只的建造上有了很大的改进。公元1200年代发明的船只行进的速度更快,也较容易操纵。并且发明了航海的仪器,如磁罗盘、四分仪等。而地图的..
洛可可艺术
:法国18世纪的艺术样式,发端于路易十四时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时代
代表人物:法国瓦托,布歇尔,夏尔丹,勒布伦
英国赫加斯,雷诺兹
意大利提埃波罗
风格纤巧,精美,浮华,繁琐,以女性为中心,以沙龙为舞台展开的优雅样式。..
巴洛克艺术
:
16世纪诞生于罗马,流行于17、18世纪的欧洲,继承文艺复兴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既不是古典艺术的复活,也不是古典艺术的衰落”的“一种完全不同的艺术”,是宗教,政治和思想发展在艺术中的综合反映。
其主要..
艺术典型:
就是作家、艺术家运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出具有栩栩如生的鲜明个性并体现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形象。艺术典型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必然性与偶然性,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例如鲁迅先生塑造的阿Q这一人物形象,就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