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曜五窟”

“昙曜五窟”:位于山西大同北魏皇室开凿的云冈石窟,最早开凿的是16——20窟,五个窟系北魏和尚昙曜于和平初年主持开凿,所以惯称昙曜五窟。其平面均呈马蹄形,里面为穹窿顶式。除16窟为独尊释迦立像外,其他四窟皆为三世佛,有学者认为五尊大佛分别象征北魏道武、名元、太武、景穆、文成五位皇帝,反映了宗教与王权的结合。20窟主尊丰面隆鼻,躯体壮硕,衣饰简朴,衣褶略显厚重。18窟主尊雄浑伟岸,菩萨端严高贵,弟子虔诚恭敬。昙曜五窟造像体量巨大,浑然天成,充满力量与气势,其样式明显受到凉州石窟造像的影响,并带有中亚犍陀罗造像风格。

为您推荐

昭陵六骏石刻浮雕

昭陵六骏石刻浮雕:昭陵位于山西礼泉,为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完成于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现存昭陵六骏浮雕表现的是伴随唐太宗戎马征战的六匹坐骑:飒露紫(图),拳毛騧,青骓,什伐赤,特勒骠,白蹄乌。分别选取了侍立、徐行、奔驰等..

“颜筋柳骨”

“颜筋柳骨”:颜真卿是尚法书风的典范,其楷书布局茂密,结体宽博大度、方正断严,用笔雄强有力、浑厚刚劲,一派雍容宽博、庄严伟岸的气度。代表作《颜氏家庙碑》(左图)是验证器楷书成熟时期的代表作,《祭侄季明文稿》。柳公权的..

楚国画

楚国画:长沙楚墓先后出土两幅旌幡性质的帛画,代表作有《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它代表了先秦绘画的水平和特征。人物皆作正立和侧立,通过衣冠服饰表现其身份;比例匀称,仪态肃穆;勾线流利挺拔,设色采用平涂与渲染..

马王堆1号的汉墓帛画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历代名画记》成书于大中元年(公元847年),全书分三部分,即对绘画史和绘画理论的阐述、绘画的鉴识收藏、画家传记。第一部分,论述了绘画的起源及功能。第二部分,涉及鉴藏、著录、画价、装裱等问题,丰富..

谢赫《画品》

谢赫《画品》:《画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绘画品评论著,有南朝齐梁间画家、理论家谢赫撰写,约完成于梁武帝时期。《画品》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六法”的提出。“六法”:①气韵生动②骨法用笔③应物象形④随类赋彩⑤..

武梁祠画像

武梁祠画像:最初著录于北宋赵明诚《金石录》中。武梁祠位于山东嘉祥武宅村,是东汉晚期武氏家族的墓地祠堂之一,监狱东汉桓帝元嘉五年(公元151年)。画像分栏布局,坡顶石上刻祥瑞图;东西山墙的山尖部分分别刻东王公、西王母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