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公碑
郑文公碑:全称《魏故中书令秘书监使持节兖州诸军事安东将军兖州刺史南阳文公郑君之碑》,亦称《郑羲碑》。北魏正书摩崖刻石。传为郑道昭书。永平四年(511年)立。碑分两处,一处在山东平度天柱山,称“上碑”;一处在山东莱州市云峰山,称“下碑”,碑文大体相同。书体宽博高逸、雄峻秀朗,为书坛所珍视。
十七帖:草书法帖。因第一帖以“十七”二字开头,故称。唐太宗所藏王羲之草书简札的集刻本。传世刻本甚多,以明吴宽藏宋拓本、清冯铨藏唐拓本、清姜西溟藏北宋拓本、明文徵明朱书释文本为善本。为传世王羲之草书代表作之一..
欧阳询(557-641):唐朝书法家。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官至太子率更令,人称“欧阳率更”。书八体尽能,尤精正、行。笔力险劲,结体独异,于平正中见险绝,法度严整,世称“欧体”。存世书迹尚多,以《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等及..
龙门二十品:北魏龙门造像题记20种统称。系河南洛阳龙门山(古称“伊阙”)石窟3600余种造像题记所选20种精品。为清中叶后,黄易、康有为等选拓。计有《始平公造像记》、《孙秋生造像记》、《杨大眼造像记》、《魏灵藏造像记》、《尉..
智永千字文:正草书法帖。隋代释智永书。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摹刻,今在陕西西安。俗称“关中本”。凡8石,27行,正草书相间。其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另有墨迹本,据考为唐人摹本,其书较刻本笔划丰润,有六朝遗韵,真迹今在日本,有影印本..
郑道昭(?-516):北魏书法家。字僖伯,号中岳先生,开封(今河南)人。官至秘书监。清嘉庆、道光(1796-1850)年间,在山东莱州市文峰山(云峰山)等处发现许多摩崖刻石,其字笔力雄健,结体宽博。清包世臣以为为郑道昭所书。文峰山刻石自清以来,为世人推为北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