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繇
钟繇(151-230):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官至丞相、太傅。工隶、楷,善书各体。《书断》列其隶、行为神品,八分、草书为妙品。见于著录的书迹有《宣示表》、《贺捷表》、《荐季直表》、《丙舍帖》等。现存书迹皆为后人摹刻,真迹早佚。
华山庙碑:全称《汉西岳华山庙碑》。东汉隶书碑刻。延喜八年(165年)立于华山(位于今陕西)。传为郭香察书,一说蔡邕书。其书法整饬而不失流丽,奇古而富变化,为后世学隶书者所推崇。碑毁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关中地震中。991..
米洛的阿芙罗蒂特:即希腊断臂美神维纳斯大理石像。上半身裸体,下半身以富有表现力的衣褶遮住,仅露脚趾,发掘出土时即失去胳膊和其他一些部位。躯体取螺旋状上升趋向,略微倾斜,肌体圆润,仪表、姿态、线条等极为自然柔和,各部分..
分行布白:又称“章法”。书法上安排字的点画和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搭配关系的方法。点画有繁简,结体有大小、疏密、斜正等,故要求字的大小参差、左右呼应、整幅和谐、自然。分行布白处理得好,就能收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颜勤礼碑:全称《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唐代楷书碑刻。颜真卿书。唐大历十四年(779年)立于长安(今陕西西安)。石佚于宋元间,1922年复出土于西安。其书法气势磅礴、雄浑端庄,为颜氏晚年代表作,为世人所重。..
浮世绘:日本德川时代(亦称江户时代,1603—1867年)兴起的一种民间绘画。题材大都取自民间风俗、市民的情趣和欢乐的场面,衬以简单的背景。造型简练,色彩明艳,富有装饰效果。曾广泛流传和发展。18世纪末趋于衰落。在其风行的年代,曾有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