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大鼓

西河大鼓:又称“西河调”、“河间大鼓”。曲艺曲种之一。主要在河北、山东、河南一带流行。多由一人自击鼓、板说唱,一人或数人以三弦伴奏。基本曲调有头板、二板、三板等。内容以传统故事为主,也有现代题材,多是独立短篇。

为您推荐

狮子舞

狮子舞: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中国广大地区。历史悠久,汉代已有记载。一般由两人合演一头大狮,一人扮武士持彩球逗引。表演上分“文狮”、“武狮”两种。多用打击乐伴奏。后经加工提高,采用许多高难度动作,成为舞蹈..

小刀会

小刀会:中国民族舞剧。张拓、白水、仲林、舒巧、李群等编导,商易作曲。1959年10月首演于上海。取材于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的史实,是中国第一部用古典和民间舞蹈语汇表现革命历史题材的舞剧。舞蹈编排自然流畅,与剧情融为一体。服装..

宝莲灯

宝莲灯:中国当代第一部民族舞剧。伯林、黄伯寿编导,张肖虎作曲。1957年8月首演于北京。后曾在世界许多国家演出。舞剧取材于“沉香劈山救母”的民间神话传说。描述书生刘彦昌与圣母爱情悲欢离合的故事。赞颂人民热爱自由追求..

花鼓灯

包袱

包袱:曲艺术语。相声和说书艺术中,组织悬念、引出笑料的方法。在演出中,表演者突然给观众一个紧张的期待,然后轻轻点破,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使观众捧腹。对笑料的组织过程称为“系包袱”,使之点破则称“抖包袱”。..

说学逗唱

说学逗唱:曲艺术语。是相声艺术的四种基本表演方式。“说”是叙说笑话和绕口令等。“学”是模拟各种人物表情风度、言谈举止,以及各种枪炮声、鸟叫声等;“逗”是针对配角,引出笑料;“唱”是按演出需要,用一些滑稽幽默的词填..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民族管弦乐曲。原为琵琶大曲《夕阳箫鼓》(又名《浔阳夜月》)。最早见于1875年的手抄本。1925年改编为民乐合奏,并借用唐代乐府之题为现名。全曲共分10段,以优美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丰富巧妙的配器,描绘了夕阳西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