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琉璃

    山西琉璃 : 中国元、明时期山西地区烧制的低温铅釉陶器。山西琉璃源于汉代低温铅釉明器。出土物以汾河中下游地区较多,其中又以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尤为重要,出土的各类绿釉、褐釉俑多达 100余件。山西琉璃以建筑构件为主,多分布于晋中的太原、平遥、介休和晋南的阳城、晋城等地,已知元、明时期的实物主要有寺庙、照壁、香楼、塔、棺罩和狮子。其中寺庙包括的构件有屋脊、宝顶、龙吻、鸱尾和吻兽等。发现时代最早的为平遥县元延祐三年(1316)刻字的琉璃宝顶。山西地区遗存的琉璃建筑以明代最多,遗存物丰富的应属嘉靖年间的介休县城隍庙的四进院落,工程浩大,制作精良,是山西琉璃兴盛时代的代表。琉璃照壁遗存较多,有大同明代前期的三龙壁、五龙壁,平遥县太平寺正德五~八年(1510~1513)的九龙壁,以及阳城关帝庙万历六年(1578)的双龙戏珠照壁等。琉璃塔也具有山西特色,赵城广胜寺、阳城寿壁寺与襄陵灵光寺 3座明代琉璃塔均为八角形,以阳城者最精,其塔有12级,高达5丈(约16.67米)有余。清代山西琉璃塔较少,仅临汾大云寺有一座康熙五十七年(1718)琉璃塔,塔为四方形,6级,高1丈(约3.3米)有余。琉璃狮子为寺庙门前的饰件,多两座对称,列于庙门左右两侧,遗留物有刻有元至正十一年(1351)及明隆庆四年(1570)铭记的狮子。琉璃香炉为寺庙中的附属物,传世品有刻有元至正十一年与明嘉靖十九年(1540)铭记的香炉各1件,炉身浮雕莲花兽面纹。山西琉璃在建筑构件及附属物之上刻记文字较多,内容包括寺庙名称、县属、制作年月、匠人及琉璃待诏的姓名等,对研究了解山西地区琉璃的发展有极大帮助。

为您推荐

《阎锡山统治山西史实》

《阎锡山统治山西史实》:山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会编。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3月版。33.3万字。取材于亲身参加过阎锡山种种内幕活动与了解其重要情况的人士的笔录和口述以及有关文献和报刊的记载。内容包括“家庭状况和青..

山西电视台

山西电视台 : 山西省电视台。1958年开始筹建,1960年5月25日试播,当时称太原实验电视台,1965年7月1日改名为太原电视台,并开始正式播出。1978年8月1日改用现名。1981年起播出彩色电视节目。 ..

山西人民广播电台

山西人民广播电台 : 山西省广播电台。前身是太原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4月25日开始播音,利用接管的国民党广播电台的设备而建立,同年6月1日改名太原人民广播电台。1950年12月20日定名为山西人民广播..

山西音像出版社

《山西广播电视报》(周报)

《山西广播电视报》(周报) : 山西省广播电视厅主办的报纸。1985年1月25日由原《山西广播电视》改名而成。该报主要任务是:宣传党和政府有关广播电视的方针政策;报道广播电视系统的重大宣传活动和事..

山西音像资料馆

山西音像资料馆 : 山西省广播电视厅所属单位。1989年7月在太原成立。主要任务:建立音像档案,着重收集本省,特别是省电台、省电视台及音像出版单位的重要节目资料。同时,搜集、保存、研究、利用国内..

《山西文学艺术作品选》

《山西文学艺术作品选》:马烽主编。北岳文艺出版社1991年12月版。350万字。9册。为反映山西省1979-1989年创作成就而编辑。包括《山西民间文学作品选》、《山西曲艺选》、《山西歌曲选》、《山西电影电视剧本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