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艺术

    大地艺术 : 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于欧美的美术思潮,由最少派艺术的简单、无细节形式发展而来。大地艺术家普遍厌烦现代都市生活和高度标准化的工业文明,主张返回自然,对他们曾经热恋过的最少派艺术表示强烈的不满,认为它是现代文明堕落的标记,只有像埃及的金字塔、史前的巨石建筑、美洲的古墓、禅宗石寺塔才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才具有人与自然亲密无间的联系。于是一批艺术家以大地作为艺术创作的对象,或在广袤的沙漠上挖坑造型,或移山湮海、垒筑堤岸,或泼溅颜料遍染荒山。由于大地艺术常以挖掘填湮工程形式出现,故又有土方工程、地景艺术之称。早期的大地艺术作品多在现场施工,现场完成,艺术家创造作品无意于给人欣赏。1968年起德万画廊将搜集来的大地艺术照片和埋在地下的盆子、铁箱等部分实物举办了一次大地艺术展览。次年,科内尔大学也举办了一次同样的展览后,大地艺术常以照片、录像的形式出现。后期的大地艺术家很少作大规模的挖掘工程,更多地借助摄影来完成。如W.德玛丽亚的作品《一英里长的素描》是拍下划在内华达沙漠上的两条平行线照片,以简便的摄影代替实地挖掘,达到同样的展览效果。重要的大地艺术家有C.安德烈、R.史密森、德玛丽亚、M.海泽、C.奥尔登伯格、R.塞拉等。

为您推荐

《大地硕果》

《大地硕果》:畜牧神 [挪]克鲁特·汉姆生着。唐荫荪等译。漓江出版社1989年2月版。40.7万字。作者为现代派作家,生于1895年,卒于1952年,因“里程碑式作品、长篇小说《大地硕果》(1917)的成就”而获1920年诺贝尔文学奖。小..

《大地的精华》

《大地的精华》:[苏]格·马尔科夫着。金亚娜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版。52万字。长篇小说。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斗争。通过描写先进与落后、正确与谬误、美好与丑恶之间的激烈斗争,展示出..

真主的大地

真主的大地 : 乌尔都语长篇小说。肖克特·西迪基著。1957年初版,多次再版,被译成10余种文字出版,已制成电视剧。中译本北岳文艺出版社于1986年出版。肖克特·西迪基(Shaukat Siddiqi,1923— ),巴基斯坦小说家和新闻工..

大地的成长

《大地》

《大地》:秦兆阳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6月版。42.3万字。小说。描写从义和团起义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一时期一位咬钢嚼铁的好汉赵志恭及其子女们的奋斗历程。赵志恭在义和团起义失败后,本想带领穷哥们扯起天公地道的..

《迷茫的大地》

《迷茫的大地》:益希单增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8月版。32.9万字。小说开始于西藏高原响起解放的枪声。贵族夫人才旺曲珍从国外回到她的庄园,企图负隅顽抗,并寄希望于义子丹达继承自己的事业。丹达在同解放军的多次交往..

《中原大地》

《中原大地》:周原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6年2月版。25.3万字。长篇小说,以60年代初期河南农村的特大灾荒为背景,真实地描绘了“左”的错误和自然灾荒给中原大地带来的巨大破坏和触目惊心的灾难,并揭示了灾难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