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客观社

    新客观社 : 德国表现主义后期的美术社团。出现于1923年,严格地说,它不是真正的艺术组织,而是展览会的名称。组织者是曼海姆市艺术馆馆长G.F.哈特劳布,他给展览会命名为新客观。他解释这一名称的含义时说:"新实际主义名副其实地提供社会主义的风情。在充满热烈的期望后产生出来的是屈从和愤世嫉俗的情绪......。愤世嫉俗与屈从乃是新客观的消极面,积极的一面乃是体现在作为完全客观地攫取事物的直接的现实性的热情之中。它建筑在物质基础之上,不赋予理想的色彩。"新客观社提倡用写实的手段描绘客观现实。但是他们不是歌颂,也不是客观描绘,而是对战争的后果、腐朽不堪的社会,对失去人性的现实,对市民的庸俗气作猛烈的抨击。这群画家曾受桥社和青骑士社的影响,但他们不要求极端地分解和歪曲客体,而注意细节的真实性,他们不排斥抽象的手段,只是让抽象的语言服从于真实地揭示客观现实的要求。新客观社是德国表现主义运动的最后阶段,也是它的左翼。
  新客观社最杰出的代表是G.格罗斯、O.迪克斯和M.贝克曼。格罗斯是位漫画家,他战前的作品已流露出对人生的厌恶。战争期间他服兵役和做文官的经历,使他更加深入了解社会的腐败,作品的锋芒更为尖锐、犀利。迪克斯痛恨战争,深感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用具有鲜明色彩的绘画,揭示社会丑恶的一面。贝克曼在揭示人生和社会灾难时,含有哲理的色彩。

为您推荐

客观报道(新闻)

客观报道:①运用客观叙述的方式表达意见的一种新闻写作方法。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可信度。西方新闻界最早提出并运用,具备较为丰富的经验。客观报道并非无倾向性,不可把它同客观主义报道混淆起来。(新闻)尊重客..

客观性(新闻)

客观性:新闻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实报道的特性,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上的客观,指新闻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形式上的客观,指新闻的倾向性是通过新闻事实的逻辑力量显现的。报道者善于寓褒贬于客观叙述之中,而不..

“客观、真实、公正、全面”(新闻)

“客观、真实、公正、全面”:刘少奇1956年5月28日在对新华社工作的一次谈话中使用的一组概念,又称“八字方针”。他针对当时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一些主观主义和片面性的现象,提出“新华社要成为世界性通讯社,新华社的新闻..

客观主义(新闻)

华北《人民日报》客观主义倾向的教训(新闻)

华北《人民日报》客观主义倾向的教训:1948年10月,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华北日报》发表题为《全区人民团结斗争,战胜各种灾害》的报道。中共中央宣传部批评指出,这篇报道没有着重从积极方面宣传战胜灾害的成绩,提出好..

主观和客观

主观和客观 : 认识论的一对重要范畴。主观指人的思想和认识;客观指在人的意识以外、不依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事物。主观和客观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客观事物决定主观,主观又能动地反映和改造客观..

客观原则

客观原则 : 西方新闻界提出的一种报道原则,强调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从19世纪50年代提出至今一直为西方新闻界所推崇。这一原则的主要内容包括:记者必须客观地叙述所发生的事实,报道时不带感情,不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