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基(1799~1873)

    何绍基(1799~1873) : 中国清代书法家。字子贞,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道州(今湖南省道县)人,道光十五年(1835)乡试第一,次年中进士,为翰林院庶吉士,后授编修、国史馆提调。历任福建、贵州、广东乡试副主考官。咸丰二年(1852)提督四川学政,翌年因谤卸职,后主讲济南泺源、长沙城南书院,晚年主持苏州书局、扬州书局。何绍基对经学、文字学、金石、史地均有造诣,著有《东洲草堂诗钞·文钞》、《惜道味斋经说》、《说文段注驳正》、《史汉地理合证》等。
  何绍基的书法,四体皆工,大小兼能,亦善篆刻。他从颜真卿入手,上溯周、秦、两汉古篆籀,下至六朝南北碑版,搜集了近千种碑刻,心摹手追,成为清代末期大书法家。其楷书取颜字结体的宽博而无疏阔之气,还掺入北碑及欧阳询、欧阳通的险峻茂密的特点,追求《张黑女墓志》和《道因碑》的神气,使他的书法不同凡响。小楷又兼取晋法,笔意含蕴,行草书熔篆、隶于一炉,骏发雄强,独具面貌。他的篆书,中锋用笔,并能掺入隶笔,而带行草笔势,亦自成一格。60岁后专攻汉隶,尤其得力于《张迁碑》、《礼器碑》、《西狭颂》诸碑。他对六朝碑刻的取法规律是"横平竖直"四字。纵观何绍基书法,早年秀润畅达,徘徊于颜真卿、李邕、王羲之和北朝碑刻之间,有一种清刚之气;中年渐趋老成,笔意纵逸超迈,时有颤笔,融厚有味;晚年人书俱老,已臻炉火纯青阶段,是清末碑学大家。
          

为您推荐

汉代墓室建筑雕刻

汉代墓室建筑雕刻 : 中国汉代画像石墓中之建筑雕刻。汉代画像石墓已经发掘的大约有90座,主要分布于山东、江苏北部、河南南阳和湖北襄阳、陕北与晋西北。其中以山东及苏北数量最多,约占1/3。这些墓葬都是在..

何澄(1223~?)

何澄(1223~?) : 中国元代画家。燕(今河北省)人。皇庆元年(1312)尚在,年已90岁。元世祖忽必烈时被召待诏内庭。武宗至大初年(约1308)迁大中大夫,以秘书监丞致仕。后因献界图而被超擢为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

何稠

何稠 : 中国隋代工艺家、建筑师。字桂林,西域人,居河间(今属河北省),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隋及唐初。其父何通,善玉。何稠好学、博识、善思,用意精微。初为大匠,开皇年间迁太府丞,入唐后授少府监。他多识旧物,制作..

何海霞(1908~  )

何朝宗

何朝宗 : 中国明代瓷塑家。籍贯、生卒年不详,主要工作于德化窑,现存带何朝宗印款的德化窑作品较多,均属观音、达摩塑像,分别收藏于中外各博物馆。其塑像与德化窑带"大明宣德年制"款识的各式器物大致相似,有精粗..

汉代漆画

汉代漆画 : 中国汉代漆器上的绘画。汉代漆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较之前代有了很大发展和提高,众多的产地和丰富的产量,使汉代漆器在继承战国漆器的基础上,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其中漆器上的绘画,也以其..

《翰林要诀》

《翰林要诀》 : 中国元代书法理论著作,陈绎曾著。陈绎曾,字伯敷,生卒年不详(约在14世纪),处州(今属浙江)人。进士出身,官至国子助教。口吃但精敏异常,文辞汪洋浩博。善书法,能楷、草、篆、隶诸体,亦善飞白书。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