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宽

    范宽 : 中国北宋画家。一名中正,字中立。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生于五代末,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1)犹在。范宽性情疏放,爱山水。作画初学荆浩、李成,后来他觉悟到应当重视对自然山川景物的观察、体验,因而长期生活于陕西华山、终南山等处,观览云烟惨淡、风月阴霁的微妙变化,对景造意,将崇山峻岭的雄强气势、老树密林的荒寒景色,生动地现于笔下。他画山石落笔雄健老硬,以短而有力的笔触(被后人称为雨点皴),画出岩石的形貌质感。画上的大山巍然矗立,浑厚壮观,具有压顶逼人的气势。北宋后期画家王诜将李成与范宽的山水画相比较,喻为"一文一武",说明范宽的山水形象与李成的烟林清旷、气象萧疏的情调体貌相反,而别具风格。北宋刘道醇《圣朝名画评》中,也认为"李成之笔,近视如千里之远;范宽之笔,远望不离座外"。
  范宽的绘画在宋时即已出名,《宣和画谱》著录当时宫廷收藏他的作品达58件。流传至今的代表作品有《谿山行旅图》、《临流独坐图》、《雪山萧寺图》、《雪景寒林图》等。
  《谿山行旅图》(台北故宫博物院),绢本,水墨,纵206.3厘米,横103.3厘米。画中巨峰巍然耸矗,山涧中瀑布直泻而下,峻厚的山峦长着茂密的林木,岩石皴纹历历可辨,显示出一种逼人的磅礴气势。山脚下雾气迷濛,近处大石兀立,老树挺生,溪水潺潺。山路上有旅人赶着驮队走过,人畜虽皆画得其小如蚁,然却真实生动,使人彷佛能听到驴蹄得得之声(见彩图)。

  《雪山萧寺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表现大雪覆盖下的深山幽谷,点缀以古寺、关隘、寒泉及行旅情节等。皴笔不多而健硬有力,章法严整而有变化,墨色染出阴霾的天空,益加衬托出雪岭高寒的气氛。《雪景寒林图》(天津市艺术博物馆),也以沉稳老辣的笔墨,画出雪后北方山川奇观。山势嵯峨,岩壑幽深,近处树木形象甚有姿态,平远处亦有峻岭起伏,折落而有气势。范宽画山峰善作冒雪出云之势,由此二图中可见其面貌。
  范宽发展了荆浩的北方山水画派,并能独辟蹊径,因而宋人将其与关仝、李成并列,誉为"三家鼎峙,百代标程"。元代汤垕《画鉴》则认为"宋世山水超越唐世者,李成、董源、范宽三人而已",又谓"董源得山之神气、李成得山之体貌,范宽得山之骨法,故三家照耀古今,为百代师法"。都对范宽的艺术作出很高的评价。据文献所载,宋代师法范宽的画家有黄怀玉、纪真、商训、宁涛等人,北宋南宋之际画家李唐的苍劲伟岸的山水画也显系受到范宽的影响。
      

为您推荐

《法书要录》

《法书要录》 : 中国唐代书学论著总集。张彦远编著。张彦远,字爱宾,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出生于缙绅大族,高祖嘉贞相玄宗,曾祖延赏相德宗,祖弘靖相宪宗,有"三相张家"之称。张彦远官至大理卿。博学有文辞,尤..

非洲木雕

非洲木雕 : 非洲黑人部族创造的艺术,包括人物雕像、动物雕像和人们参加各种仪式时戴的面具。   班巴拉人木雕  班巴拉人是马里最大的一个部族,除沙漠地区外,遍布全国。他们是一个勇敢而有智慧的部族,坚持自..

费尔德家族

费尔德家族 : 荷兰画家家族,其中成就较大的有4人。   E.van de费尔德(Esaias van de Velde1590/1591~1630),17世纪荷兰现实主义风景画创始人之一,画家J.J.van.霍延的老师。除了绘制风景画外,也画风俗画和肖..

非洲美术

凡高,V.

凡高,V. :   荷兰画家。主要活跃于法国,继印象主义之后在画坛上产生重要影响的革新者,与P.高更、P.塞尚齐名,通常被人们称作后印象主义。凡高1853年 3月30日出生于荷兰的津德尔特,1890年7月29日在法国瓦兹..

枫丹白露画派

枫丹白露画派 : 16世纪活跃在法国宫廷的美术流派。1530年前后,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在巴黎近郊的枫丹白露扩建行宫,来自意大利的样式主义艺术家F.罗索、F.普里马蒂乔和B.切利尼等人参加了装饰布置。他们在..

芬兰美术

芬兰美术 :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西南临波罗的海,与瑞典和苏联紧邻。芬兰的文化长期受制于瑞典和俄国,美术发展较为迟缓,按历史发展一般分为①史前及蛮族时代(12世纪以前),②基督教时代(12~16世纪),③宗教改革及新古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