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岭方鼎

    杜岭方鼎 : 中国商代中期最大的青铜礼器。1974年 6月发现于河南省郑州市张寨南街杜岭土岗铜器窖藏中,窖深 6米。共出2鼎1鬲。鼎的形制、纹饰相同,分别编为1号、2号铜鼎。1号鼎最大,通高100厘米,口径62.5×61厘米,腹壁厚0.4厘米,重约86.4公斤。体量巨大,造型浑厚、庄重,为商代中期青铜器的代表性作品。但由于其年代较早,铸造技艺不够完善,在整体比例和细部处理上尚有不足之外。鼎的口、腹部略呈长方形,口沿外折,两侧沿面上有圆拱形的立耳,微微向外张开,耳的外侧面呈凹槽形,内有3道凸起的棱线。鼎腹成斗形,深46厘米。鼎腹上部约1/3的部位装饰着阳纹的饕餮纹装饰带,每面正中及4个转角处各为一组饕餮纹,全器共8组。腹部左、右和下部边缘装饰一圈整体成U形的乳钉纹。鼎腹每面正中部位,饕餮纹上下均为素面。装饰手法朴素大方。鼎足为上粗下细,略呈锥形的柱足,中空。足的上部有饕餮纹,下部有弦纹3道。在腹底和足表有烟熏的痕迹。和商代后期以司母戊鼎为代表的方鼎造型相比,杜岭方鼎腹部过深、足的比例嫌短,缺乏那种更为庄严的纪念碑性质。耳和口沿的处理也显得单薄。在铸造技术上尚存在外范接合不严,部分纹饰有重叠的缺点。
  2号鼎通高87厘米,口径61×61厘米,为正方形,重64.25公斤。1982年7月,又在郑州城东南的商代中期窖藏中发现13件青铜器,其中有两件大方鼎,造型和装饰手法与杜岭方鼎相同而形体稍小,其一通高81厘米,口径55×53厘米,重75公斤。其二通高81厘米,口径53×53厘米,重52公斤。这几件方鼎都是商王室用于祭祀活动的礼器。

为您推荐

董其昌(1555~1636)

董其昌(1555~1636) :   中国明代画家、书法家。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授官庶吉士,历仕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致仕。卒后..

丁道护

丁道护 : 中国隋代书法家。生卒年不详。官至襄州祭酒从事,善正书。曾书《启法寺碑》和《兴国寺碑》。《启法寺碑》仁寿二年(602)立于湖北襄阳启法寺中。隋碑署名者还很少见。此碑署周彪撰文、丁道护书,笔法..

丢勒,A.

丢勒,A. : 德国文艺复兴时代画家、版画家。1471年 5月21日生于纽伦堡,1528年4月6日卒于同地。   生平  丢勒的祖籍为匈牙利,父亲以精于金银细工来德国纽伦堡定居,当时此地已是工商业中心。丢勒幼年从父习艺..

雕塑

丁云鹏(1547~?)

丁云鹏(1547~?) : 中国明代画家。字南羽,号圣华居士,安徽休宁人。卒年不详,天启五年(1625)尚在作《白马驭经图》,工诗,善画,与董其昌、詹景凤诸人交游,故流传作品多有董其昌、陈继儒等人的题赞。其画以人物、佛道..

定窑

定窑 : 中国宋代瓷窑。位于今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及东、西燕山村,因曲阳在宋代属于定州,故名定窑,是宋代名窑中唯一烧制白瓷的窑场。定窑所烧瓷器多为日用器皿,有碗、盘、杯、盒、枕、瓶、壶等品种。其瓷器体较..

店面

店面 : 中国古代商店的门面。中国古代商店建筑发展缓慢,汉唐时期仍采用集中设市的方式进行交易,北宋以后才允许沿街开设邸店。   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画出的店面,大多为民居形式,仅将墙壁换上门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