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散木(1898~1963)

    邓散木(1898~1963) : 中国现代书法、篆刻家。学名邓士杰,号为铁、钝铁、粪翁、散木、一足、夔等。1898年10月15日生于上海,12岁入上海华童公学学习英文,未毕业即回家钻研中文和书法。后得祖父同事李肃之指点,书法进步很快。1917年李肃之去世,邓散木入上海会审公廨。他一天能书写六七千字,被誉为写字快手。工余即在家中临帖。他学篆刻也主要靠自学,32岁时从赵古泥学篆刻。其篆刻着眼于整体的气势和意境,一生留下50余本印谱,5000多方印拓。在雄浑朴厚、气势磅礴的总的风格下,每方印又各有不同的面貌。给同一个人刻十数方名章,章法和刀法都各不相同。刻闲章更注意刀法、章法和印文内容的协调,刻边款能灵活运用篆、隶、草、楷、行诸种书体,有时也刻人像和肖形,生动传神,富有意趣。邓散木不仅精研篆、隶、楷、草各种书体,而且在每一书体中又兼善各派,把各派诸家的不同面貌加以吸收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兼长小楷与大字。30年代为杭州净慈佛殿所写匾额,每字一丈见方有余。他追求书法的天真、自然,而反对矫揉造作。晚年所作篆、隶,寓有甲骨文、竹木简的意趣。
         
  邓散木曾主编过《市场报》,还写过评论与小说。从30年代起就退职,以金石书法所得为生。
  1950~1955年,他在上海热心里弄街道工作,被选为新成区的人民代表和里弄居委会主任,参加过由上海文联组织的绍兴道墟的土改。1955年应人民教育出版社邀请来北京从事小学语文课本的编纂工作,工作之余,积极参加组织中国书法研究社。
  邓散木著作甚丰,曾注《荀子》、《书谱》,著有《欧阳结体三十六法》、《中国书法演变简史》、《怎样临帖》、《草书写法》、《篆刻学》等。1980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和天津、杭州、青岛等地举办了邓散木金石书法展,受到观众的赞赏。

为您推荐

宗教美术

宗教美术 : 伴随着礼拜、典礼、修身、传教等宗教活动而展开的美术。以宣扬宗教观念和教育宗教信徒为目的,以宗教的教义、故事和传说为题材。   起源  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中,宗教和美术的关系极深。根据马..

宗达光琳派

宗达光琳派 : 日本17~18世纪的装饰画派。本阿弥光悦为思想奠基者,俵屋宗达为开创者,尾形光琳为集大成者。这一画派追求纯日本趣味的装饰美,在日本美术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它的影响波及到日本绘画和工艺美术,特别..

邓白(1908~  )

邓白(1908~  ) :   中国现代中国画家、工艺美术教育家、美术史论家。1908年9月3日生于广东省东莞县。自幼喜爱绘画,早年以学居廉、居巢为主,后入广州市立美术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绘画。1929~1933年..

迪亚兹·德拉佩纳,N.-V.

蒂施拜因,J.H.W.

蒂施拜因,J.H.W. : 德国画家。生于德国一绘画世家,1829年6月26日卒于奥伊廷。早年随家人学画。后到荷兰学习肖像画。以后又潜心研究德国文艺复兴大师A.丢勒等人的作品,在历史画创作上颇有所得。曾多次游学欧..

《德隅斋画品》

《德隅斋画品》 : 中国北宋绘画评鉴著作。李廌著。李廌,字方叔,华州(今陕西省华县)人。少孤贫,其才华受到苏轼赞赏。中年以后绝意仕进,寓居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县东)。宋时贵族文人士大夫多酷爱书画,收藏鉴赏蔚然..

紫金庵彩塑

紫金庵彩塑 : 中国宋代佛寺彩绘泥塑。紫金庵位于江苏省吴县洞庭东山的西卯坞内,曾名金庵寺,建于唐代初期,盛唐及南宋时曾进行修葺,明初重建,清代增建。塑像集中在主殿罗汉殿内。   罗汉殿中央佛坛上塑3身主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