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特,R.

    肯特,R. : 美国油画家、版画家和插图画家。1882年 6月21日生于纽约州塔里顿,1971年3月13日卒于普拉茨堡。1897年随W.M.蔡斯和R.亨利学画。1900年转入纽约美术专科学校,专注于油画风景创作。他从蔡斯和亨利那里接过现实主义的艺术思想,作品多取自然风景和缅因州蒙希根岛的海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画坛以欧洲抽象主义绘画为时尚。抽象艺术与肯特的追求相去甚远,在经过艰难地选择之后,他毅然放弃都市文明,先后到加拿大的纽芬兰岛、气候寒冷的阿拉斯加和南美的火地岛旅行写生。这些远离物质文明的地区、广袤博大的海洋景色,给他的绘画注入了新鲜的气息,成就了他绘画风格上的第一次转变。这个时期的作品除了一批气氛冷峻、强烈雄浑的油画写生外,还有64幅《荒原》游记插图和木刻《翻越极地》 (1926)、《航海者》(1926)等。
  从1929年起,肯特先后两次到格陵兰岛旅行写生。途中的艰难险阻、人与自然的生死搏斗、爱斯基摩人的骁勇豪放和诚挚热情,使他对人、社会和自然的理解又深了一层。气象恢宏的自然深深地渗透到他的艺术之中,他这个时期的作品重在描写生动犷厉的自然与丰富纯真的人类精神世界的协调,最终形成了他凝重单纯、壮阔洗练的个人风格。代表作有:油画《捕猎者》(1931,藏惠特尼美术馆)、《猎归》(1933)、《冬日》等,木刻组画《人与海》、《人与宇宙》(1929~1933)等,还有为A.C.普希金等人的文学作品所作的插图。
  肯特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他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抨击战争,声张正义,用作品反映人民的生活,揭露法西斯暴行。由于他为世界和平所作的贡献,1967年曾获列宁和平奖。

为您推荐

拉丁美洲美术

拉丁美洲美术 : 拉丁美洲包括中美洲和南美洲。在西班牙人到达美洲大陆之前,这些地区已经有了高度发达的文明和灿烂的艺术。16世纪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先后到达美洲,占领了这些地区,将其作为殖民地。欧洲殖民者..

库斯图家族

库斯图家族 : 法国的艺术世家。在这个家族里以N.库斯图和G.库斯图最为著名。N.库斯图早年曾向他的叔叔A.库瓦塞沃克斯学习艺术,在巴黎的凡尔赛工作。1683~1686年去意大利深造,1720年成为巴黎的皇家绘画与雕塑..

蜡笔画

蜡笔画 : 以蜡笔(蜡液和颜料融合、凝固制成,一般有12或24色)在纸、布或板材上绘成的画。蜡笔没有渗透性,是靠附着力固定在画面上,所以不适宜用过于光滑的纸、板,也不能通过色彩的反复叠加求得复合色。但通过..

库木吐喇石窟

缂丝

缂丝 : 中国古代丝织品。古文献中又有克丝、克绣、刻丝之称,皆属字异、音同、意同。缂丝是以本色熟丝作经线,以彩色丝线作纬线,先将要缂织的纹样描绘在经线上,再用小梭按其不同色彩和纹饰分别织纬,纬线不通梭织..

拉图尔,G.de

拉图尔,G.de : 法国画家,17世纪卡拉瓦乔主义艺术的代表。1593年3月19日生于吕内维尔附近,1652年1月30日卒于同地。   拉图尔长期被人遗忘,他的一些作品曾被人们误认为是勒南兄弟或D.委拉斯贵支、F.de苏尔瓦..

克孜尔石窟

克孜尔石窟 : 中国的佛教石窟。又名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新疆拜城县城东约60公里、克孜尔镇东南 7公里处,凿建于木札提河谷北岸的悬崖上;现有编号共 236窟,其中窟形和壁画保存较完整的有81个窟,为新疆最大的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