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竹图》

    《墨竹图》 :

文同作。绢本,水墨。纵131.6厘米,横105.4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画凌空摇曳的一竿悬崖竹,竹竿呈“S”形生长,宛若飞龙舞凤,潇洒之至,极富生机。作者发挥毛笔特性用笔撇出竹叶,以浓淡墨区分竹叶的正反,与米芾所记“以墨深为面淡为背,自与可始”相吻合。而且竹叶的大小转侧都表现得很生动,对竹竿和叶梢的飞白也不加修饰,一任自然,给人以清新潇洒、富有生机的感觉,同时也烘托出了崖竹在艰苦环境中顽强生长,屈曲求伸,仍然不移其性的可贵品格。

墨竹画法虽然在唐代已经出现,但文同之前,还以勾勒设色为主。可以说文同墨竹的出现,是文人画开始兴起的标志之一。文同虽不是使用墨来写竹的第一人,但他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墨的作用,而且创造性地表达了竹子的神韵个性,苏轼曾给予其极高的评价。所以历来研究墨竹者,都视其为开宗立派之人。

《墨竹图》未署作者名款,画面上钤有“静闲□室”“文同与可”两印,上方有明代王直、陈循题诗。原为清宫旧藏,有清内府嘉庆、宣统印各一方。

《墨竹图》

为您推荐

常州派

常州派 : 该派始于恽寿平开创没骨花卉画法。没骨花卉极富文人画旨趣,从学者甚众。如马元驭、范廷镇、恽冰等,邹一桂、蒋廷锡等仕宦花鸟画家也受其影响,从而形成了以恽寿平为代表的绘画流派。因恽寿平..

尼基京,I.N.

尼基京,I.N. : 生于莫斯科。1711年移居圣彼得堡,师从J.G.坦瑙尔。1716~1719年受彼得一世指派前往意大利学习,曾到过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1720年回到俄国,成为彼得一世重用的宫廷画家,为皇室家族及其亲..

张家样

张家样 : 南朝梁画家张僧繇所创作的艺术形象因独具风格而受梁武帝器重,被称为“张家样”。张僧繇一生以创作绘饰佛寺壁画为主,在南朝力倡佛法、大修寺院之风盛行时,他的人物肖像以较高的写实能力和强..

《临韦偃牧放图》

《采药图》

《采药图》 : 纸本,设色。纵54厘米,横34.6厘米。1974年发现于山西省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四层释迦塑像内,同时还发现有一批辽代刻写的佛经等文物。此图当出自辽代民间画工之手,山西应县佛宫寺文物保管所收..

《观潮图》

《观潮图》 : 袁江作。绢本,设色。纵97厘米,横131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画江岸边山石兀立,树木丛生,浓密阴翳;岸上有一座宏伟壮观又精致玲珑的望江楼台,面临滔滔江水;波起浪涌的辽阔江面上,船只来往;远..

多重曝光

多重曝光 : 多重曝光使前后曝光所形成的影像彼此重叠。由于前后曝光所针对的景物有所不同(如针对不同的景物,或同一景物的不同部位,或同一景物的不同瞬间等),故此前后影像合成后,可创作出具有独特造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