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镇

    吴镇 :

元四家之一。浙江嘉兴魏塘镇人。年轻时曾学习理学,终其一生闭门隐居,除精研儒家经典外,还旁通佛家、道家学说。常往来于嘉兴、杭州一带,以卖卜为生。所居住室曰“梅花庵”。平时喜与僧人贫士为友,闲时放情于山水之间,以诗文书画自娱。诗文著作有后人辑集的《梅道人遗墨》及《梅花庵稿》传世。吴镇墓在其家乡魏塘镇梅花庵西侧,明万历(1573~1620)以后经地方集资修建,添筑祠堂,并有陈继儒撰写的《梅花庵记》等,至今遗迹犹存。


吴镇以擅画山水和墨竹著称。他的山水画师法董源、巨然,而有新的变化。题材多描写渔夫和隐逸生活,用以寄托他隐遁避世的思想情趣。画法多用披麻长皴,兼用厚重的点苔法,取得浓淡湿润的水墨效果,以表现山川洲渚平远、幽深的不同景色。构图、意境亦富于变化。变董源、巨然的淡墨轻岚而为沉雄郁茂。作品很少用干笔皴点,充分发挥水墨丰润、浑然一体的特色,自成一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明代沈周、文徵明等人多以他为师法。传世作品中,《双桧平远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作于泰定五年(1328),是迄今所见最早的一幅画作,笔法严谨,水墨浑厚,气势雄伟。他一生创作多幅《渔父图》,如50岁以后所作《渔父图》4幅(其中2幅藏故宫博物院),画面景物基本相似,大多是一叶渔舟,随波荡漾,周围芦荻洲渚,水天相连,境界迷蒙空阔。相同题材的《渔父图》(美国弗里尔美术馆藏)、《秋江渔隐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作品中的渔父、船、篷、渔具,画得虽简括,却颇具形态。还有一卷《嘉禾八景图》,描写嘉兴地区八处景色,每处都注明地点名称,为写实之作,在元代文人山水画中很少见。他兼长水墨竹石,取法文同,又受高克恭影响。喜用秃笔重墨,笔锋劲利沉着,气势浑厚豪迈,在当时各家竹派中,自成一格,曾作过数本《竹谱》。

《渔父图》(中国画,绢本墨笔,84.7厘米×29.7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为您推荐

《开母庙石阙铭》

《开母庙石阙铭》 : 《启母庙石阙铭》拓本(局部)篆书。汉安帝延光二年(123)二月,由颍川太守朱宠造,立于河南省登封市东北的万岁峰下。无额。阙之北向刻铭文,分两层,由三段组成。第一段为题名,仅居下层,12行,..

林风眠

林风眠 : 生于广东梅县,卒于香港。祖父是雕刻石匠,父亲林雨农承祖业并兼习绘画。林风眠中学毕业后赴上海,1919年由法华协会选送赴法国勤工俭学。1920~1922年,先后入法国第戎美术学院、巴黎国立高等美术..

石鲁

石鲁 : 生于四川仁寿,卒于陕西西安。1934年夏入成都东方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1940年赴延安入陕北公学,后历任西北文艺工作团美术组长,陕甘宁边区文协美术工作委员会创作员,群众日报社《群众画报》主编..

赵无极

《爨宝子碑》

《爨宝子碑》 : 立于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四月,碑署为大亨四年,乃沿用桓玄年号。清代乾隆四十三年(1778)出土于云南曲靖县(今曲靖市)南扬旗田,1937年移入曲靖第一中学校园内至今。墓主人爨宝子不见史籍..

贺友直

贺友直 : 生、卒于上海。曾学习工商美术,后致力于连环画创作,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一度兼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连环画研究会副会长、美协上海分..

三桥派

三桥派 : 明代中期以后,文人篆刻艺术蓬勃兴盛,以文彭的成就和影响最为显著。在文彭的带动和影响下,何震、苏宣等篆刻家迅速崛起,各自拥有一批追随者并形成不同流派。时人将以文彭为中心的一派称为三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