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勒,A.

    丢勒,A. :

生于纽伦堡,卒于纽伦堡。祖籍匈牙利,父亲是金饰工匠,在德国纽伦堡定居。丢勒幼年从父学艺,1486年从画家、版画家沃尔格穆特学画。1490~1494年到尼德兰、瑞士等地旅行。1494年秋至1495年春第一次到意大利游学,深受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激励。1495年回德国后建立自己的画室,创作木刻组画《启示录》(1496~1498)和油画《德累斯顿祭坛画》(约1498)等,闻名于画坛。1505~1507年第二次到意大利旅行,以居留威尼斯为主,结识威尼斯画派奠基人G.贝利尼等大师,充分学习和吸收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的技法与理论。回国后完成版画《基督受难》(1507~1513)和铜版画《骑士、死神与魔鬼》(1513~1514)、《圣杰罗姆》(1514)等名作。1520~1521年他又游学尼德兰各地。晚年完成油画杰作《四使徒》(1526),同时出版理论著作《筑城术原理》(1527)、《论人体比例》(1528)等。丢勒学识渊博,一生创作甚为丰富,版画、油画均达到当时最高水平,对德国及西欧各国16世纪美术有很大影响。


《启示录》木刻组画之一(1498)

丢勒在吸收前人长处的基础上,又融会了民间木刻流派和油画技法的特长,刀法严谨,线条精细完密,历来被认为是西方版画艺术的典范。他的版画主要有木刻、铜版画两种,前者为阳文,后者为阴文。丢勒的木刻组画《启示录》插图以近乎狂想的形象和极其奔放的线条抒发了时代的心声,刻画了善恶的搏斗和对黑暗势力的惩罚,把皇帝、教皇、贵族、主教以至骑士、贵妇等置于刀斧之下,充分表现了群众的愤懑与爱憎。继《启示录》插图后,先后创作的大小版本《基督受难》和《圣母生平》等,刀法更见纯熟流畅。他的铜版画杰作可举《骑士、死神与魔鬼》《圣杰罗姆》和《忧郁》(1514)。《骑士、死神与魔鬼》刻画宗教改革
和农民战争爆发前夕,处于没落的骑士阶级彷徨苦闷的悲剧形象,景物的描绘和气氛的烘托都极为成功。《圣杰罗姆》表现一位书斋中的圣徒,真诚而虔敬地致力于教义研究。《忧郁》则是借古典学术中有关人性的设想,刻画了一位陷入沉思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忧郁》(1514)

丢勒的油画作品也以精于写实和气魄宏伟见称。祭坛画《礼拜三位一体》(1511),尺寸虽不甚大,却以众多人物和辽阔场面引人注目,在油彩的运用上吸收了威尼斯画派的成果。丢勒的油画杰作是晚年画的《四使徒》,以双屏形式表现约翰、彼得、保罗、马可四位圣徒。画家把德国艺术的写实精神与意大利艺术的油画技法结合起来,塑造了淳朴正直并具有普通群众气质的使徒形象。在丢勒的绘画中,自画像和肖像画也非常重要,他从13岁起就不断画自画像,这些自画像都异常真实坦率地记下了艺术家各时期的精神面貌。他的肖像画除精于写实外,还以情绪饱满、真挚著称,代表作有《青年女子像》(1506)、《霍尔茨舒尔像》(1526)等。


《四使徒》(1526)

为您推荐

《艺林月刊》

《艺林月刊》 : 1930年1月创刊。北平中国画学研究会主办,艺林月刊发行所发行。1942年6月出至第118期后终刊,是刊期较长的美术期刊。16开本。该刊是《艺林旬刊》(1928年1月~1929年2月)的后身,并由原班人..

《画学月刊》

《画学月刊》 : 1932年9月1日创刊。上海利利公司文艺部出版发行。刘海粟、黄宾虹、贺天健、俞寄凡编辑,刊名由于右任题写。16开本,仅出1期即止。该刊以“研究中西画学,阐古通今,以谋画学之发展”为宗..

荷尔拜因,H.

荷尔拜因,H. : 生于奥格斯堡,卒于英国伦敦。父子均为画家。小荷尔拜因成就卓著,是德国文艺复兴美术主要代表,与A.丢勒、M.格吕内瓦尔德齐名。幼年随父学画,深得精工写实的家传。1514年与其兄前往瑞士的..

阿尔特多费尔,A.

韦罗内塞,P.

韦罗内塞,P. : 生于
维罗纳,卒于威尼斯。他最初受业于本地画家,23岁定居威尼斯。1555年起,受聘为威尼斯圣塞巴斯蒂亚诺教堂画了几幅表现圣经故事的壁画,其中如《莫地该的凯旋》(1556),以杰出的透视表现引..

罗索,F.

罗索,F. : 生于佛罗伦萨,卒于法国巴黎。早年师从A.del萨尔托和J.da蓬托尔莫,追随蓬托尔莫标新立异的画风,成为样式主义画家。1523~1527年在罗马工作。1530年后,应法国国王之邀赴法国工作,直至逝世。罗索的..

《故宫周刊》

《故宫周刊》 : 1929年10月创刊。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今故宫博物院)编辑出版,1936年4月出至第510期后停刊(改出《故宫旬刊》)。8开本,每期4面,米色铜版纸精印。所刊内容为历代帝王后妃像、历代建筑、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