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奥尼西

    季奥尼西 :

莫斯科画派代表人物,A.鲁布廖夫流派的继承者。

1467~1476年在帕夫努季耶夫-博罗斯克修道院圣母诞生大教堂担任壁画绘饰工作。季奥尼西在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宫中拥有极高的声望。1481年绘制了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圣母安息大教堂的壁画和圣像。同年在克里姆林宫沃兹涅先斯基修道院绘制了圣像画《赫得戈利亚圣母像》。1485年后与他的儿子共同绘制了约瑟夫-沃洛克拉姆斯克修道院圣母安息大教堂的壁画。1500年为帕夫洛·奥布诺尔斯基修道院绘制了《耶稣受难》和《救主节》两幅圣像画(两幅圣像画现藏于特列季亚科夫画廊)。1500~1503年为费拉邦多夫修道院绘制了圣像画《降临地狱》,并于同一时期绘制了《博士来拜》等壁画作品。除了上述作品,季奥尼西还绘制了两幅传记圣像画——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圣母安息大教堂的《都主教阿列克谢伊传》(现藏于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博物馆)和《都主教彼得传》(现藏于特列季亚科夫画廊)。

在季奥尼西的这些作品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为《都主教彼得传》《都主教阿列克谢伊传》。这两幅作品所共有的特点是围绕在都主教圣像周围的,表现俄国东正教僧侣生活的情节性画面。季奥尼西在这两幅作品中表现了带有强烈色彩的画面基调,这一特征使他的绘画具有革新性。同时他的画面形式和人物造型均基于平面性。而这一表现手法也在这两幅画中得到了加强。

季奥尼西的作品体现了15~16世纪古罗斯东正教艺术的兴盛,他的作品风格具有明快的色彩,分明的层次和优雅的比例。他的作品的出现不但延续了莫斯科画派的生命力,同时也引领莫斯科画派和俄国圣像画艺术走向新的巅峰。

《都主教彼得传》

为您推荐

款识

款识 : 款识一般为作者自书,广义还包括他人所书的观款或题跋等。作者自书的款识内容,一般包括画题、姓名、创作时间、地点,有的还包括与作品有关的诗词及描述创作情境、状况、体会、心情等的文字。书..

雅罗斯拉夫尔先知以利亚教堂

雅罗斯拉夫尔先知以利亚教堂 : 位于雅罗斯拉夫尔市中心苏联广场,是17世纪雅罗斯拉夫尔建筑风格的代表。前身为富商约安尼基·斯克里宾和沃尼法季·斯克里宾两兄弟所有的两座木质教堂——旧先知以利..

涂鸦艺术

涂鸦艺术 : 来源于纽约城市大众文化,并被视为波普艺术发展中的另一表现形式,20世纪60年代开始流行,影响延伸到世界各地。进行涂鸦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多是纽约城的青少年,他们在地铁列车上作笔绘、喷画或..

苏兹达尔圣母诞生大教堂

《纪泰山铭》

《纪泰山铭》 : 刻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九月,唐玄宗李隆基撰文并书写。位于山东泰山顶碧霞元君祠后崖壁。摩崖高约13.3米,宽约5.3米,题额隶书“纪泰山铭”2行4字。铭文隶书24行,记述李隆基封禅泰山..

蜡塑

蜡塑 : 蜂蜡可以熔解成为透明的流质,也可以和各种颜料调和,还可以用泥土、油或脂肪来改变蜂蜡的质地与浓度。古埃及殡葬仪式中把蜡制神像安放在墓穴里。古希腊的蜡像主要是充当孩子们的玩偶,也有为宗..

佛教单体造像艺术

佛教单体造像艺术 : 在中国,佛教单体造像艺术肇始于汉末三国,东晋十六国获得初步发展,南北朝到隋大发展,唐代更加繁荣,宋元明清在衰落中延续发展。初盛唐观世音菩萨像(故宫博物院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