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尔和苏兹达尔画派

    弗拉基米尔和苏兹达尔画派 :

12世纪末~14世纪初活跃于古罗斯东北部的画派。

12世纪末~13世纪初的弗拉基米尔和苏兹达尔画派留存下来的作品数量不多。其中一幅名为《天使长米迦勒向约书亚显灵》(现藏于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圣母安息大教堂),另一幅名为《金发救世主》(现藏于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圣母安息大教堂)。圣像画镶有大面积的金箔。画面中金色圆形装饰代替了常见的光环。俄国画家通过这些圆形装饰传达了来自耶稣的神秘光芒。还有两幅来源于不知名教堂的圣像画:《耶稣和二天使》(现藏于莫斯科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和《祈祷》(现藏于莫斯科特列季亚科夫画廊)。两幅画构图极为相似。《耶稣和二天使》的画面正中是少年耶稣,两位天使位于耶稣两旁。《祈祷》的画面正中是成年耶稣,耶稣两旁分别为圣母和施洗者约翰。

13世纪初罗斯东北部进入鼎盛时期。弗拉基米尔和苏兹达尔画派在罗斯托夫和雅罗斯拉夫尔等地得到了兴盛的发展。大型圣像画《赛萨洛尼基的德米特里》(现藏于莫斯科特列季亚科夫画廊)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画中圣人端坐于宝座之上,手持宝剑,神情庄重,体现了巨大的内在精神力量。雅罗斯拉夫尔作为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的艺术中心之一,汇集了大批圣像画家。这一时期雅罗斯拉夫尔地区的代表作为《圣母祷告像》(现藏于莫斯科特列季亚科夫画廊)。此画象征耶稣的诞生。画中圣母举起双手祈祷,圣母胸前的圆形框内是耶稣基督的形象。画面展现了耶稣和圣母不可分割的联系。

《赛萨洛尼基的德米特里》(现藏于莫斯科特列季亚科夫画廊)

13世纪末~14世纪初,《天使长米迦勒》(现藏于莫斯科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大托尔加圣母像》(藏于雅罗斯拉夫尔托尔加修道院)和《小托尔加圣母像》(藏于雅罗斯拉夫尔托尔加修道院)为后期弗拉基米尔和苏兹达尔画派的代表作。《天使长米迦勒》的明亮色调,画中绘有雅罗斯拉夫尔画家常用的花纹。《大托尔加圣母像》的画面细腻柔和,是十三世纪情感最丰富的俄国圣像画之一。《小托尔加圣母像》中圣母的表情相对于《大托尔加圣母像》更加悲伤,绘画手法也较为粗犷硬朗。

弗拉基米尔和苏兹达尔画派的作品具有风格自由大胆,色彩鲜明的艺术特点,在继承拜占庭艺术传统的同时结合了俄国民间的艺术形式。

为您推荐

杨沂孙

杨沂孙 : 常熟(今属江苏)人。道光二十三年(1843)举人,官至凤阳知府。其篆书造诣很深,他早年受邓石如影响,后来吸收金文、石鼓文、秦权量诏版、汉碑篆书书法,从而别开生面,成为清代晚期有突出成就的篆书书法..

沈耀初

沈耀初 : 生、卒于福建诏安。自幼喜爱绘画,在族人画家沈镜湖的指导下奠定笔墨基础。早年曾在家乡任美术教员,并创建燕石画社。1948年赴中国台湾办展,从此与家人天各一方,孤身留台40余年。初靠在台中私..

秦宣夫

秦宣夫 : 生于广西桂林,卒于南京。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语系。1930年赴法国,考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学绘画,同时在巴黎大学艺术考古研究所、卢浮学校学习西方美术史。1933年创作油画《卡邦齐夫人..

莫斯科画派

吴熙载

吴熙载 : 江苏仪征人。一生清贫,以鬻书刻印为生,往来于扬州、泰州等地。为包世臣的入室弟子。精金石考证,著有《通鉴地理今释稿》《晋铜鼓斋印存》《师慎斋印谱》。工四体书。篆书和隶书学邓石如,行书..

吴大澂

吴大澂 :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同治七年(1868)进士,累官至广东、湖南巡抚,光绪二十年(1894)因中日之役督师无功罢归。一生喜爱金石,注重将出土实物与历史文献相参证,收藏商周铜器丰富。工诗文书画。著有..

雅罗斯拉夫尔圣尼古拉教堂

雅罗斯拉夫尔圣尼古拉教堂 : 雅罗斯拉夫尔第一座用石头建造的教堂,也是17世纪雅罗斯拉夫尔学派保存至今最古老的石头建筑。位于雅罗斯拉夫尔伏尔加河沿岸民族巷。教堂又被称为那杰亚圣尼古拉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