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画报》

    《华北画报》 :

1948年5月20日,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迅速演变,为适应战争需要,晋察冀军区与晋冀鲁豫军区合并成立华北军区。25日,分属两个军区的晋察冀画报社和人民画报社相应合并,成立华北画报社,社址初为河北平山县孟岭村。沙飞、石少华任画报社正、副主任。但沙飞因病疗养,画报社实际由石少华主持全面工作,高帆、吴群亦先后任画报社副主任。华北画报社基本以晋察冀画报社原班人马为主力,这决定了《华北画报》的编辑理念、基本风格与《晋察冀画报》一脉相承。画报承担着对外宣传的功能,以新闻摄影为主,兼发美术和文艺作品。

自1948年10月至1950年8月,《华北画报》共出版4期,其中第3期、第4期两期同时出版。出版时间不固定,开本亦有变化。第1期刊登了临汾攻坚战、刘邓大军南征等战争专题摄影;第2期为开国大典专辑,内有较多经典作品;第3期为纪念八一建军节23周年选刊,以图片形式回顾建军史;第4期为华北解放军大生产特辑。此外,华北画报社同时出版面向部队士兵为主的《华北画刊》15期(1948-06~1949-08)和《华北解放军画刊》11期(1949-10~1950-08)。二者之间为承续关系,均为出版周期较短、形式生动活泼的单张画刊,它们对于鼓舞部队士气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画报社的3种画报刊共发表新闻、历史图片800余幅,署名作者近80位。1950年9月1日华北画报社建制撤销,历时2年零3个月。后以华北画报社为基础,解放军画报社正式组建,并于1951年2月出版第1期《解放军画报》。

华北画报社编选革命战争图片

《华北画报》跨越了从解放战争胜利到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历史时期,具有一定的过渡性质,它标志着“中国解放区红色摄影事业胜利结束”,并启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军事摄影事业的新时代。

为您推荐

华北广播协会

华北广播协会 : 日军侵华期间在沦陷区由日伪“华北政务委员会”设置的地区性广播机构。1940年7月在北平成立,所辖广播电台分布于北平、天津、济南、青岛、石家庄、太原、唐山和徐州等地,总发射功率..

华北广播电视学校

华北广播电视学校 : 广播电影电视部所属中等专业艺术学校,1984年9月在太原建立。主要任务是为广播电视系统培养节目制作方面的人材,办有电视摄像、影视动画、录音艺术、电视美术等艺术类专业和广播..

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1948年10月2日,刘少奇亲自去中共中央在其所在的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举办由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华北总分社的部分记者参加的学习班作长篇讲话,即著名的《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刘在讲话中表达..

华北明星报(新闻)

华北正报(新闻)

华北正报:日本人在华出版的第一家英文报纸。1919年创刊于北京。由日本记者鹫泽吉创办并主持社务。1926年由渡边哲信接任社长。同年秋,英国记者高孟奇(G·W·A·Gorman)任主笔。以西方外交界和商人为主要发行对象,积极..

华北日报(新闻)

华北日报:中国国民党在北平出版的中央直属党报。1929年元旦在北平创刊。1930年春因北方政局动荡一度停刊。北平沦陷后被日伪劫收,改出《武德报》。抗战胜利后,于1945年10月1日复刊。又创办日文版,供日俘阅读。1948年12..

华北画报社(新闻)

华北画报社: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所属的画报摄影出版机构。1948年5月20日,晋察冀军区与晋冀鲁豫军区合并,成立华北军区。25日,晋察冀画报社与晋冀鲁豫军区人民画报社在河北平山县合并,成立华北画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