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潇暮雨》

    《潇潇暮雨》 :

作者傅抱石。纸本,水墨设色。纵103.5厘米,横59.4厘米。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傅抱石风雨题材的创作始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傅抱石任教于重庆沙坪坝的中央大学,“寄居西郊金刚坡下,迩来兼旬淋雨,矮屋淅沥,益增旅人之感”。川西山区多雨,每临夏季,狂暴的山雨袭来,四周顿时混沌一片。于“山斋”中聆听风雨的呼啸,为傅抱石的创作带来了灵感和激情。此图创作于1945年初夏,以其独创的笔墨技法,表现了暮色山雨中的山峦、松林和山寺的空蒙境界。此画构图取高远之势,远山近岭皆笼罩在满纸的斜风暴雨中。也许是位于半山的寺庙中暮鼓的召唤,画面左下角一红衣执杖旅者正冒着风雨,步履艰难地蹒跚于崎岖的山路上,画面因此于空蒙的自然景观之外多了人文的抒怀之情。傅抱石画雨富于创造性,强调画面的气氛,注重运笔的方向、力度和速度,以其独创的散锋笔法,或虚或实,或皴或擦,似隐若现,苍苍茫茫,极富创造性地表达出他对大自然景观的独到感受。

《潇潇暮雨》


为您推荐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柳永 :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