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影业公司

    新华影业公司 : 中国私营电影企业,1934年由张善琨创办于上海。第一部历史题材影片《红羊豪侠传》于1935年初完成,影片据京剧连台本改编,内容反映太平天国金田村起义,由杨小仲导演。除洪秀全由田方扮演外,其他均为原舞台演员,映出后,受到观众欢迎。随后又完成欧阳予倩编导的《新桃花扇》,该片借昔喻今,对当时社会现实有所针砭。这两部影片奠定了新华的基础。由于爱国进步电影力量的支持和参与,新华又摄制出一批颇受注意的影片:由史东山编导的《长恨歌》反映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个人的悲剧。史东山编导的《狂欢之夜》据俄国作家果戈里的名剧《巡按》改编,将人物和环境移至当时的中国,以辛辣的讽刺喜剧手法,揭露了官僚阶层的腐朽黑暗。吴永刚编导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为题材的《壮志凌云》是一部优秀的国防电影,它的上映,对于当时的抗日民族斗争,有着积极的意义。马徐维邦编导的《夜半歌声》以反封建、争自由为主题。田汉编剧、史东山导演的《青年进行曲》以青年反汉奸斗争为内容,描写中国知识青年在抗日民族解放斗争中的觉醒和成长。这些影片结合现实颇为紧密,艺术上也各有一定特色,成为中国抗日战争前夕爱国进步电影的组成部分。这一时期应该说是新华的黄金时期。1937年末,上海沦为孤岛,新华在1938年间却摄制了18部影片,除据舞台剧改编的《雷雨》以及古装片《貂蝉》外,其他大都是商业影片。只是在1939年,该公司又约请欧阳予倩创作了电影剧本《木兰从军》,以华成影业公司名义拍摄发行,影片根据古代民歌《木兰诗》和明清两代一些笔记中有关花木兰的传说改编。写出了花木兰智勇双全的性格和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的爱国精神。影片在观众中有很大影响。1940年,张善琨一度将他经营的新华、华新、华成以美商中国联合影业公司名义发行影片。1942年2月,张善琨担任由新华等12家电影公司合并而成的中华联合制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新华正式宣告停业。

为您推荐

《新华画报》

《新华画报》 : 中国30年代电影杂志。上海新华影业公司主办。16开本。创刊于1936年 6月。该刊以宣传新华影业公司的新片及影人生活为主要内容,图文并重,还发表有关电影评论、电影史料、电影表演探讨等文章。..

效果录音

效果录音 : 人工音响效果录音的简称。它的原意专指将各种人工发声器所模拟出来的各式各样的自然声响、动作声响和特殊声响记录下来的过程,现在也包括对某些自然声响的录制在内。音响效果能烘托画面的环境气..

《新闻纪录电影创作谈》

《新闻纪录电影创作谈》 : 中国新闻纪录片创作经验论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出版。本书除收入刘德源等探讨、论述新闻纪录片片种的艺术规律和特性的文章外,还收入了陈光忠、何钟辛、王立平等人结合新闻..

谢铁骊(1925~  )

《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

《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 : 中国电影论文集。夏衍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59年出版,1980年根据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修订本再版。该书收入论文两篇,《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是根据作者在北京电影学院的讲稿整理..

香港国际电影节

香港国际电影节 : 香港市政局于1977年在香港大会堂创办的综合性国际电影节。每年一次,为期两周。自1978年起获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联合会的承认与支持,规模日益扩大。主要目的是把香港变成国际电影中心地之一..

潇湘电影制片厂

潇湘电影制片厂 : 中国以摄制故事片为主的电影制片厂。前身是湖南电影制片厂,创建于1958年 6月,1980年改用现名,厂址在湖南省长沙市。厂部下设文学部、导演室、短片室、美工室、演员剧团以及洗印、录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