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印咸(1900~  )

    吴印咸(1900~  ) :   中国电影摄影师。原名吴阴诚,生于江苏省沭阳县一个教员家庭。小学毕业后,考入江苏省第四工厂学校,学织花毯。后留校兼授美术课。1919年,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西画,由于喜爱摄影,参加黑白影社。1927年从事舞台布景工作。1930年,进照相馆工作,开始钻研人像摄影。1932年,进上海天一影片公司任布景师,兼写美术字幕,开始对电影摄影发生兴趣。1935年,进电通股份有限公司,担任《风云儿女》的摄影师。接着又拍摄了《都市风光》。电通停业后,转入明星影片公司二厂,任《生死同心》(1936)和《马路天使》(1937)两片的摄影师。在《马路天使》里,他严格遵循现实主义的原则,在人物塑造上,注意揭示不同角色的心理活动;用实景拍摄加强了影片的真实感,增强了影片的生活气息;运用大量的仰、俯角度和运动镜头,发挥了电影造型艺术的特长,成为吴印咸30年代电影摄影作品的代表作。
  1938年秋到延安,参加八路军总政治部领导的延安电影团,和徐肖冰共同拍摄了解放区第一部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为此他深入敌后抗日根据地,拍摄八路军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事迹,跟随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拍摄了他在现场抢救伤员的动人镜头。1940年又参加拍摄了反映大生产的《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即《南泥湾》)、《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等纪录片。194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解放战争期间,任东北电影制片厂副厂长,负责纪录片《民主东北》的制片工作。1949年,任东北电影制片厂厂长,同时,还在东影训练班主讲摄影构图课程,为新中国培养电影技术干部。
  1955年,任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兼摄影系主任,继续主讲摄影构图课。1959年参加拍摄彩色故事片《红旗谱》。影片构图简洁,光线质朴,镜头处理流畅,以浓重的色彩、粗犷的画面结构,突出朱老忠等英雄形像。影片获得第1届电影百花奖的最佳摄影奖。1964年担任彩色故事片《白求恩大夫》摄影指导,精心塑造了白求恩这位伟大国际主义战士的形像,影片摄影有浓郁的民族风格,造型完美,人物性格突出,艺术感染力很强。
  他的摄影艺术理论著作,有《摄影艺术表现手法》、《摄影用光》、《摄影构图》、《人像摄影》、《摄影回忆录》等书。吴印咸是中国文联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和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

为您推荐

吴茵(1909~1991)

吴茵(1909~1991) :   中国电影女演员。江苏省吴县人,生于天津。在上海读小学和中学时是学校业余戏剧活动的积极分子。1934年被导演蔡楚生发现,邀她在影片《新女性》中扮演女子中学校长。1936年加入明星影..

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 中国以文化部的名义对于优秀影片颁发的电影奖。1957年对1949年以后的优秀影片颁发过一次。从1980年起,每年由文化部组成的评奖委员会,对各制片厂提名的前一年创作生产的优秀影片进行评选..

乌斯曼,S.

乌斯曼,S. : 塞内加尔电影导演、小说家。1923年1月8日生于济金绍尔。1946~1958年在马赛当码头工人。1962年去莫斯科,从С.А.格拉西莫夫和М.С.顿斯阔依习拍电影。1966年完成第一个塞内加尔故事影片《黑姑..

文华影业公司

文德斯,W.

文德斯,W. :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电影导演。生于杜塞尔多夫。1967年到慕尼黑电影电视高等学校学习,同时也为《电影评论》等报刊撰文,并导演了一些短片。1970年,拍摄了第一部实验性的侦探影片《城市之夏》。1971年..

沃隆戴,G.

沃隆戴,G. : 意大利电影演员。1933年4月9日生于米兰。1957年毕业于国家戏剧艺术学院。1960年开始进入电影界,在一些反映尖锐社会问题的影片里饰演角色,如故事片《一个将被烧死的人》(1962,导演V.奥尔西尼、塔..

吴蔚云(1907~  )

吴蔚云(1907~  ) :   中国电影摄影师。江苏省吴县人。父亲在上海教私塾,他随读过两年,后进上海美丰石印局学习彩色版画石印制版工艺。1927年,进入上海天一影片公司学摄影,兼做杂活。从1927年到抗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