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鹤龄(1904~1979)

    魏鹤龄(1904~1979) :   中国电影、话剧表演艺术家。1904年 1月14日出生于天津近郊贫苦农民家庭,1979年9月在上海去世。做过码头搬运工人、小贩。1928年秋,考入山东省立实验剧院,开始艺术生涯。此后他曾在许多话剧团体演出舞台剧。从1934年起,开始从事电影工作,参加演出的第一部电影是《人之初》(1935)。在他早期参加演出的影片中,以《马路天使》(1937)最为著名。在这部影片中,他着力于开掘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报贩老五的内心世界,以含蓄深沉的表演,将这一人物善良淳朴和他在爱情上的内在感情,刻画得鲜明动人。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了中国电影制片厂和中央电影摄影场,在《保卫我们的土地》(1938)等多部影片中扮演不同类型的角色。1941年后,转入舞台剧的演出。
  抗战胜利后,他由重庆到北平,进入中央电影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厂和清华影片公司,拍摄了《追》(1947)、《粉墨筝琶》(1948)等6部影片。1949年以后,他在上海昆仑、国泰等影片公司先后参加拍摄了《乌鸦与麻雀》(1949)、《人民的巨掌》(1950)、《车曲》(1950)、《彩凤双飞》(1951)等影片。由于他在《乌鸦与麻雀》一片中的出色表演,获个人一等金质奖章。1952年开始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先后参加拍摄了《不能走那条路》(1953)、《家》(1957)、《祝福》(1956)、《鲁班的传说》(1959)、《枯木逢春》(1960)、《燎原》(1963)等多部影片。在《祝福》(见彩图)中,他塑造了纯朴、忠厚、勤劳的贫苦农民贺老六的艺术形像。他以准确和性格化的表演,把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入细致而又有层次地展现出来。这是他多年表演生涯中最优秀的创作之一。魏鹤龄一生演出话剧近60部、影片近40部,以饰演劳动人民见长,曾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副团长、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上海分会常务理事。

为您推荐

沃隆戴,G.

沃隆戴,G. : 意大利电影演员。1933年4月9日生于米兰。1957年毕业于国家戏剧艺术学院。1960年开始进入电影界,在一些反映尖锐社会问题的影片里饰演角色,如故事片《一个将被烧死的人》(1962,导演V.奥尔西尼、塔..

吴蔚云(1907~  )

吴蔚云(1907~  ) :   中国电影摄影师。江苏省吴县人。父亲在上海教私塾,他随读过两年,后进上海美丰石印局学习彩色版画石印制版工艺。1927年,进入上海天一影片公司学摄影,兼做杂活。从1927年到抗日战争..

魏德堡,B.

魏德堡,B. : 瑞典电影导演、编剧、作家、评论家。"新瑞典电影"创始者之一。1930年6月8日生于马尔默。1961年与J.特罗厄尔合作拍摄他的处女作──电视短片《男孩与风筝》。其后,他执导了故事片《儿童车》(19..

维尔托夫,Д.

乌拉圭电影

乌拉圭电影 : 1896年 7月18日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放映了第一场电影,是法国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1898年,居住在乌拉圭的西班牙人F.奥利弗拍摄了第一部纪录片《干河自行车运动场上的自行车赛》。1909年L.阿..

维果,J.

维果,J. :   法国电影导演。1905年4月26日生于巴黎,1934年10月卒于该城。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仅拍了4部影片:《尼斯景像》(1929~1930)、《水王塔力斯》(1931)、《零分的操行》(1933)和《驳船阿塔兰特号》(193..

沃尔夫,K.

沃尔夫,K. :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电影导演、编剧。1925年10月20日生于黑兴根,1982年3月7日卒于柏林。是剧作家F.沃尔夫的儿子。希特勒执政后,全家移居苏联,他加入红军,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8年返回民主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