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拉乌别尔格,Л.З.

    塔拉乌别尔格,Л.З. : 苏联电影导演、编剧、教育家,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功勋艺术家。1902年1月17日生于敖德萨。曾在列宁格勒喜歌剧研究所学习。1921年他与Г.М.柯静采夫、С.И.尤特凯维奇一起创办了"奇异演员养成所",并拍摄了《十月姑娘的奇遇》(1924)、《米施卡反对尤登尼奇》(1925)、《鬼轮》(1926)、《小兄弟》(1926)、《外套》(1926)。他们热情探索电影的新形式,但受了西方先锋派美学思潮影响,倾向于形式主义实验。他与柯静采夫于1924~1946年长期合作拍片,《新巴比伦》(1929),特别是《一个女性》(1931)标志着他们思想的转变,终于坚定地走上现实主义道路,于30年代拍出了优秀影片"马克辛三部曲":《马克辛的青年时代》(1935)、《马克辛的归来》(1937)、《革命摇篮维堡区》(1939)。影片以高度的真实性,幽默的抒情色彩与史诗规模,塑造了马克辛这一家喻户晓的工人革命家形像。后来塔拉乌别尔格还拍摄了《一个女演员》(1943)、《士兵出发》(1959)等影片。他还写了几个电影剧本。塔拉乌别尔格还从事电影教育,从1922年起他就长期担任电影教学。1962~1968年,他在苏联电影家协会领导《高级电影导演教程》的编写工作。他得过列宁勋章与劳动红旗勋章。

为您推荐

谢尔格伦,J.

谢尔格伦,J. : 瑞典诗人、小说家。生在斯德哥尔摩的默尔克岛。当过海员。是1929年《五个年轻人》的作者之一。他的作品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工人的劳动和生活,以及他们劳动的愉快心情和英勇行为,表现了他们的艰苦处..

谢尔格伦,J.H.

谢尔格伦,J.H. : 瑞典诗人。生于西约特兰省。当过家庭教师和《斯德哥尔摩邮报》的记者,也担任过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在戏剧方面的助手和秘书。他是瑞典文学院首批院士之一,法国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思想的典型代..

毕尔格,G.A.

毕尔格,G.A. : 德国诗人。1747年12月31日生于哈尔茨的莫尔默塞文德。父亲是牧师。1768年去格廷根学习,结识了格廷根林苑派诗人。1784至1789年在格廷根大学任教。他具有狂飚突进的革命精神,是民主主义者,曾积极支..

格奥尔格,S.

德尔格尔登,R.

德尔格尔登,R. : 孟加拉语戏剧家。出生在印度西孟加拉邦布德万地区的农村,曾在梵语学院学习,毕业后留任教师。他写的第一部剧本是社会剧《高贵门第》(1854)以谐剧的形式讽刺封建社会的丑恶现象,反对封建贵族制度..

伯佐尔格·阿拉维

伯佐尔格·阿拉维 : 伊朗作家。生于德黑兰一商人家庭。早年曾留学德国,归国后在德黑兰工业学校任教。30年代与萨迪克·赫达亚特等人组建"拉贝"文学小组,为引进西方流行的创作方法作出了贡献。1937年因参加进步..

尼扎尔·格巴尼

尼扎尔·格巴尼 : 生于大马士革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其堂祖父是叙利亚戏剧奠基人艾布·海利勒·格巴尼,其父亲则是一位学者型的外交家。尼扎尔·格巴尼于1945年大马士革大学法律系毕业后进入外交界,19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