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 : 中国培养电影专门人才的高等学府,它的前身曾是电影表演艺术研究所,由著名电影艺术家陈波儿创办于1950年7月,隶属文化部电影局。1951年5月,改建为中央电影局电影学校。1952年全国院系调查,南京金陵大学、苏南文教学院和苏州美专等校的有关电影专业,并入电影学校,建立了大专体制的北京电影学校,白大方任校长。南京金陵大学早在1922年就开始用电影及幻灯开展教学活动。1930年,金陵大学理学院成立了教育电影委员会,在院内各系广泛使用教学影片。1936年,金大理学院为全国代办电化教育培训班,在 3个暑期中分别于南京、重庆为各省培训电教人员 200多名。在此基础上,1936年理学院成立了教育电影部(旋改为影音部),1942年创办了《影音》月刊,这是中国最早的研讨电化教育的学术刊物。1938年,理学院又成立了电影与播音专修科,先后共招生10多个班次,培养了大量电影技术专业人才。江苏省立教育学院1936年初创办电化教育专修科,主要培养电教人才,当时规定每月摄制两本教育新闻片。抗战爆发后,师生随军西撤。1941年四川成立国立社会教育学院,院内设电化教育专修科,基本组建人员为原江苏教育学院电教专修科的师资。1946年社会教育学院迁至江苏苏州和南京,增设电化教育系。1950年社会教育学院和江苏教育学院合并为苏南文化教育学院,仍设电化教育专科。随着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1956年6月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北京电影学院,任命王阑西为首任院长。先后设置了电影导演、表演、摄影、美术、工程(包括电声、电影机械、电影化工 3个专业)和电影文学各系,招收4年、5年学制的本科生,并举办多种形式的专修班和短训班。还先后接受过印度尼西亚、阿尔及利亚、越南、柬埔寨等国家的留学生。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院受到严重破坏,教学实际上处于停办状态。1978年学院恢复建制。全面招生。
  1985年学校有教师208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9人、讲师98人,院长沈嵩生。设6个系、8个专业、21个教研室、组。
  从1983年开始,摄影、 文学、 导演、美术各系先后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国务院批准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历史及理论(含电影艺术研究)"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院设有学术委员会,主持开展全院学术研究工作,并主编《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定期出版。图书馆有藏书12万册,其中珍藏中外影片分镜头剧本3000余册。学院下设有青年电影制片厂、录像工作室、录音车间、暗房工作室等,为学生教学实习服务。
  到1986年 7月,北京电影学院共培养出各种电影专业本科毕业生和进修生3249人。他们分别在各电影制片厂、电视台和其他电影部门工作,不少人已成为电影电视事业的骨干力量,有的在创作上已获得杰出成就。
  今后该院将建设成为以艺术专业为主体,包括创作、理论、管理各专业的多学科、多层次、多种形式的电影电视学院。

为您推荐

电影剧——心理学研究

出版时间:1993-09 电影剧——心理学研究 : 德国闵斯特堡(Hugo Münsterberg,1863~1916)著。作者是世界闻名的应用心理学家,长期在美国大学执教,著作甚丰。他在晚年,把全付精力与热情投入电影这一门新兴艺术学科..

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

出版时间:1993-09 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 : 德国克拉考尔(Sigfrid Kracauer,1889~1966)著。克拉考尔是德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电影理论家。1933年移居法国,1941年定居美国。曾任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电影..

电影理论

出版时间:1993-09 电影理论 : 匈牙利巴拉兹(Bele Balazs,1884~1949)著。作者是匈牙利作家、电影理论家、哲学博士。匈牙利苏维埃政府解体后在国外侨居2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返回祖国。从20年代开始,巴拉兹便在德..

电影作为艺术

电影哲学诸原理试论

出版时间:1993-09 电影哲学诸原理试论 : 法国孔塞阿(Gilbert Cohen-Seat,1907~ )著。孔塞阿是巴黎大学电影研究所的创始人,并在1948年至1963年期间任该所所长,创办了机关杂志《国际电影学》,极力提倡建立研究电..

电影:语言体系还是语言活动

出版时间:1993-09 电影:语言体系还是语言活动 : 法国麦茨(Christian Metz,1930~ )著。麦茨是当代相当活跃的电影符号学理论家。他的这篇著作是以索绪尔的符号学为依据来进行电影研究的最早成果。作者认为电影是..

电影是什么

出版时间:1993-09 电影是什么 : 法国巴赞(André Bazin,1918~1958)著。巴赞是法国当代极有影响的电影评论家和理论家。他创办的《电影手册》杂志成为引导电影批评潮流的大本营,并团结了一大批有才华的、后来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