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罗,U.

    巴巴罗,U. : 意大利电影艺术理论家、评论家,导演、编剧。1902年1月3日生于阿奇雷亚莱,1959年卒于罗马。从20年代开始从事创作活动。30~40年代曾参加许多影片的剧本创作工作,其中包括影片《悲惨的追逐》(1947,导演G.德·桑蒂斯)、《卡尔巴乔》(1947,与R.隆基合作)等。他著有很多电影艺术问题的书和文章,在意大利,最早翻译了С.М.爱森斯坦、В.И.普多夫金、巴拉兹 B.和其他国家电影理论家的著作。他的著述和创作实践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原理在意大利的传播。1945~1948年担任《白与黑》电影杂志总编辑。他是创办罗马的电影实验中心的发起人之一。1936~1948年他曾任该中心的负责人。其后,他到波兰,在罗兹高等电影电视学校授课(1948~1950)。1950年他参加了波兰影片《魔鬼的峡谷》(导演A.威卡诺)的创作。

为您推荐

凯尔巴巴耶夫,Б.М.

凯尔巴巴耶夫,Б.М. : 苏联土库曼作家。生于农民家庭。曾在列宁格勒大学学习。1948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23年开始写作。体裁多样,既写诗歌,也写小说和剧本。在诗歌《妇女界》(1927)、《一个被奴役的女人》(192..

巴巴耶夫斯基,С.П.

巴巴耶夫斯基,С.П. : 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哈尔科夫省库尼耶乡农民家庭。1929年开始发表作品。1939年加入共产党,同年在高尔基文学院毕业。卫国战争期间曾任战地记者。著有长篇小说《金星英雄》(1947~1948,1949..

凯巴巴耶夫,B.

凯巴巴耶夫,B. : 生于捷詹的农民家庭,卒于阿什哈巴德。曾就读于乡村小学、布哈拉的伊斯兰教学校。1919~1924年在乡县基层机关工作,1924~1934年从事报刊编辑工作,其间于1927~1928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东方学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