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电影

    菲律宾电影 : 菲律宾是亚洲最早拥有电影的国家之一,产片数量在亚洲也名列前茅。19世纪末马尼拉已有人放映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20世纪初,美国人曾到菲律宾拍片。1917年,菲律宾人J.内波穆塞诺和他的弟弟们创建了菲律宾第一个电影公司──马来亚电影公司,并拍摄了一部根据音乐喜剧改编的故事片《乡村姑娘》(1919),在放映时请演员在银幕后配对白、歌曲和音乐。马来亚电影公司在20年代的头5年垄断了菲律宾的电影生产,并在1930年摄制了根据J.黎萨尔的小说改编的影片《不许犯我》,颇受欢迎。1932年,马来亚电影公司的J.内波穆塞摄制了菲律宾第一部有声故事片《金色的匕首》。有声片的出现提高了电影的娱乐价值,观众剧增,使电影生产有利可图。于是电影公司纷纷成立,电影事业兴旺起来。有人把1934~1941年称为菲律宾电影的黄金时代。由于美国的殖民统治,在这个阶段生产的菲律宾影片,如滑稽片、武打片、歌舞片、爱情片等,都完全抄袭美国影片,象好莱坞一样也以明星为中心,用一些皮肤白晰漂亮诱人的混血女郎招徕观众。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不久,菲律宾被日军占领,影片生产几乎停顿。战后,菲律宾电影事业很快得到了恢复。比较重要的影片有M.孔德的《成吉思汗》(1950),这部影片于1952年在世界范围发行;L.阿韦利亚纳的《忧伤之子》和《海上流浪》;G.de莱昂的《西莎》等。娱乐性的商业影片仍然沿着战前以明星为中心的制片路线在发展。50~60年代,影片的数量增长了,但是艺术质量却没有提高。
  自60年代以来,菲律宾影片年产量约在140~250部之间。最高年产量是1971年的 251部,1982年的产量是148 部。这些影片绝大部分是纯娱乐片,丝毫不反映菲律宾的现实生活,尤其是那种以性与暴力为主题的影片。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一度盛行根据色情连环画拍摄的黄色影片,吸引了大量观众,卖座经久不衰。如影片《被奸污的人》在马尼拉放映,头3天就赢利数百万比索。
  70年代以后涌现了一批创作态度严肃的中青年导演,他们的作品使菲律宾的电影面貌有所改观,有些成为国际知名导演。他们大多数坚持电影要反映社会的创作原则,摄制了不少具有一定水平的电影。如L.布罗卡在1978年拍摄的《霓虹灯光下的马尼拉》,描写到城市谋生的贫困农民遭到的苦难,这部影片被认为是70年代最重要的菲律宾影片。他的另一部影片《英香》(1977)写一个年轻姑娘在贫民窟中的遭遇,影片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得到好评。此外,M.de莱昂拍摄的心理影片《漆黑》(1976),描写上层社会资产阶级价值观念的《偷欢》(1977)等片都在国外得到好评。E.罗梅罗在1976年拍的《一如既往》,通过一个青年从农村到马尼拉的遭遇,探索了在西班牙和美国殖民统治交替时期的文化特征和民族性问题。但是在菲律宾年产一百多部影片中,好的和比较好的影片一般不到10部。
  菲律宾全国有电影院1200家,每天观众约165万。外国片从战后就泛滥菲律宾影院,但由于政府采取措施,进口影片从50年代的每年 800多部下降到1982年的 205部。即使如此,进口影片的数量仍然比国产片多。
  为了鼓励提高国产影片质量,设了各种奖和机构。马尼拉时报于1950年设立了玛利娅·克拉拉奖,两年以后由菲律宾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所代替。1981年成立了菲律宾电影发展委员会和菲律宾电影学院。1982年 1月又成立了菲律宾实验电影部门以促进菲律宾电影的发展。此外,菲律宾还设有一种最高荣誉奖,即国家艺术家奖,获奖者有L.阿韦利亚纳和G.de莱昂。
  菲律宾于1982年初举办了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有几十个国家参加。1983年1月举办第2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比前一届规模更大更隆重。

为您推荐

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

出版时间:1993-09 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 : 德国克拉考尔(Sigfrid Kracauer,1889~1966)著。克拉考尔是德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电影理论家。1933年移居法国,1941年定居美国。曾任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电影..

电影理论

出版时间:1993-09 电影理论 : 匈牙利巴拉兹(Bele Balazs,1884~1949)著。作者是匈牙利作家、电影理论家、哲学博士。匈牙利苏维埃政府解体后在国外侨居2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返回祖国。从20年代开始,巴拉兹便在德..

电影作为艺术

出版时间:1993-09 电影作为艺术 : 德国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1904~ )著。阿恩海姆是德国电影理论家、完形心理学家、美学家,于1939年侨居美国,曾在各大学执教,1932至1933年完成了《电影作为艺术》一书。阿恩..

电影哲学诸原理试论

电影:语言体系还是语言活动

出版时间:1993-09 电影:语言体系还是语言活动 : 法国麦茨(Christian Metz,1930~ )著。麦茨是当代相当活跃的电影符号学理论家。他的这篇著作是以索绪尔的符号学为依据来进行电影研究的最早成果。作者认为电影是..

电影是什么

出版时间:1993-09 电影是什么 : 法国巴赞(André Bazin,1918~1958)著。巴赞是法国当代极有影响的电影评论家和理论家。他创办的《电影手册》杂志成为引导电影批评潮流的大本营,并团结了一大批有才华的、后来被人..

电影美学与心理学

出版时间:1993-09 电影美学与心理学 : 法国米特里(Jeau Mitry,1907~1987)著。米特里是法国电影学家、电影导演。在二十代,他曾组织过提高观众鉴赏水平的电影俱乐部。《电影美学与心理学》的第1卷探讨的是电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