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穆(1906~1951)

    费穆(1906~1951) : 中国电影导演。字敬庐,原籍江苏吴县。1906年10月10日生于上海,1951年 1月31日因心脏病在香港去世。童年迁居北京,稍长,入法文高等学堂。除法语外,还自学英、德、意、俄等多种外国语。离校后,业余为北京真光戏院《真光影讯》撰写影评。1930年到天津,在华北电影公司任编译主任,翻译英文字幕和撰写说明书。1932年在上海任联华影业公司导演,先后执导《城市之夜》(1932)、《人生》(1933)、《香雪海》(1934)、《天伦》(1935)、《春闺梦里人》(《联华交响曲》片断,1937)、《前台与后台》以及戏曲片《斩经堂》等影片。这些影片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社会黑暗,反对迷信神权,歌颂了自由恋爱,但人物形像比较软弱无力,有的带有宿命论的色彩。1936年他编导的《狼山喋血记》,则是一部寓言式影片。它用狼群影射日本侵略者,主张画符避狼的茶馆老板赵二先生代表不抵抗主义,农村姑娘小玉和李老爹等打狼的猎户代表广大爱国人民。影片构思新颖,寓意明确,为电影评论界和观众所赞赏。上海沦为"孤岛"后,于1938年创办民华影业公司,导演了《孔夫子》、《洪宣娇》、《国色天香》、《世界儿女》、戏曲片《古中国之歌》等片。1941年冬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拒绝与日伪合作,转向话剧工作,参与创办上海艺术剧社,导演了《杨贵妃》、《浮生六记》、《红尘》、《秋海棠》、《小凤仙》等舞台剧。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在主持上海实验电影工场期间,导演了故事片《小城之春》(1948)和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生死恨》。1949年 5月,由上海到香港,创办龙马影业公司,监制影片《花姑娘》,又编写了《江湖儿女》(与齐闻韶合作)和《月儿弯弯照九州》等电影剧本。
  在这些作品中,最能体现费穆创作思想和艺术特点的是他编导的《城市之夜》、《人生》、《香雪海》、《天伦》、 《狼山喋血记》、 《孔夫子》、《小城之春》等7部长故事片。在这些作品中,从不同侧面对人的生存价值、人生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哲理性的探讨。因此,他的作品很富于哲理性内涵。在人物刻画上善于对心灵深处予以剖析。在艺术处理上,镜头凝炼,构图优美,形成了他独特的清淡、典雅、朴素、自然和意境幽深的风格。

为您推荐

对白

对白 : 影片中由人物说出来的语言。电影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用以突出人物的性格,宣泄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思想感情活动,交代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推动剧情的发展,揭示主题思想。电影是以连续不断运..

对白双片

对白双片 : 只有画面和语言声带,没有音乐和音响效果的工作片。电影在剪辑阶段,画面和声音是分别处理的,印一条画面,印一条磁性声带。它必须用有特制磁性装置的声画同步放映机放映。 ..

法布利齐,A.

法布利齐,A. : 意大利电影演员、编剧、导演。1905年11月 1日生于罗马。他曾在游艺剧场演出,40年代初进电影界。他在影片《罗马,不设防的城市》(1945,导演R.罗西里尼)里扮演反法西斯的神甫唐·皮耶特罗,这一角色使..

法布里 Z.

顿斯阔依,М.С.

顿斯阔依,М.С. : 苏联电影导演、剧作家,苏联人民艺术家。1901年3月6日生于敖德萨,1981年3月21日卒于莫斯科。毕业于辛菲罗波尔大学法律系。1926年进入电影界。早期拍摄的影片有《在大城市里》(1928,与М.А..

范伦铁诺,R.

范伦铁诺,R. : 美国电影演员。1895年5月6日生于意大利的卡斯特拉内塔,1926年8月23日卒于美国纽约。1913年去美国谋生,不久即开始在影片中担任配角。1921年,在R.英格兰姆导演的以战争为主题的影片《启示录四骑..

范朋克,D.

范朋克,D. :   美国电影演员。原名道格拉斯·乌尔曼。1883年5月23日生于科罗拉多州的丹佛城,1939年12月12日卒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莫尼卡城。早年曾在百老汇当过舞台演员,1915年去好莱坞当电影演员。初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