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

    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 : 中国承办经营和管理对外电影合作拍摄业务的专业机构。1979年 7月在北京成立。至1986年,先后接待了美国、日本、意大利、英国、联邦德国、法国、加拿大、南斯拉夫、澳大利亚等40多个国家和港澳地区的制片人,共3000余人次,签订合作拍摄协议与合同共 125份,拍摄完成和即将完成的各类影片共 120部,其中以不同方式合作拍摄的故事片有《马可·波罗》、《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木棉袈裟》、《末代皇帝》、《海市蜃楼》等,共33部,纪录片和科教片有《中国之行》、《秘境云南》、《北京紫禁城》、《中国奇观》等,共68部。
  中外合拍电影已在国际上产生较大影响。近年来,经过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统一经营管理并协同各电影制片厂合作拍摄的影片,有11部先后14次获奖。例如大型多集故事片《马可·波罗》获1982年度美国电视艺术学院最高奖──"最佳电视连续剧奖",《一盘没有下完的棋》获第 7届蒙特利尔世界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美洲大奖",《垂帘听政》获第 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从云南看日本文化起源》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大奖,《阿西族的一年》获1983年度美国纽约国际电影和电视节铜质奖章,《麒麟送子》、《麒麟锁》、《麒麟舞》分获第24届日本广告片"秀作奖"、 ACC奖。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外国和港澳地区影视界人士要求合作拍摄影片的日益增多,一批表现中国历史、文化等重大题材及反映中外人民友谊的有积极意义的影片,如中、加、法合拍的《白求恩──一个英雄的成长》,中、法合拍的《花轿泪》,中、美合拍的《太阳帝国》,中、日合拍的《敦煌》、《乡愁》,与香港合拍的《青铜巨人》、 《秦皇父子》、 《徐霞客》、《慈禧太后》、《黄克强》等大型故事片正在筹备之中。此外,为适应对外合拍影片的业务发展的需要,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正在筹建包括一座可容 800~1000名观众的巨型银幕立体声影院在内的"北京国际电影中心"。

为您推荐

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

出版时间:1993-09 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 : 德国克拉考尔(Sigfrid Kracauer,1889~1966)著。克拉考尔是德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电影理论家。1933年移居法国,1941年定居美国。曾任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电影..

电影理论

出版时间:1993-09 电影理论 : 匈牙利巴拉兹(Bele Balazs,1884~1949)著。作者是匈牙利作家、电影理论家、哲学博士。匈牙利苏维埃政府解体后在国外侨居2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返回祖国。从20年代开始,巴拉兹便在德..

电影作为艺术

出版时间:1993-09 电影作为艺术 : 德国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1904~ )著。阿恩海姆是德国电影理论家、完形心理学家、美学家,于1939年侨居美国,曾在各大学执教,1932至1933年完成了《电影作为艺术》一书。阿恩..

电影哲学诸原理试论

电影:语言体系还是语言活动

出版时间:1993-09 电影:语言体系还是语言活动 : 法国麦茨(Christian Metz,1930~ )著。麦茨是当代相当活跃的电影符号学理论家。他的这篇著作是以索绪尔的符号学为依据来进行电影研究的最早成果。作者认为电影是..

电影是什么

出版时间:1993-09 电影是什么 : 法国巴赞(André Bazin,1918~1958)著。巴赞是法国当代极有影响的电影评论家和理论家。他创办的《电影手册》杂志成为引导电影批评潮流的大本营,并团结了一大批有才华的、后来被人..

电影美学与心理学

出版时间:1993-09 电影美学与心理学 : 法国米特里(Jeau Mitry,1907~1987)著。米特里是法国电影学家、电影导演。在二十代,他曾组织过提高观众鉴赏水平的电影俱乐部。《电影美学与心理学》的第1卷探讨的是电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