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电影

    伊朗电影 : 20世纪20年代,伊朗早期电影工作者莫塔桑迪拍摄过几部新闻片。1930年,由莫塔桑迪任制片人、奥瓦斯尼·奥哈尼安任导演的伊朗第一部故事影片《阿比·拉比》问世。1934年,伊朗人A.H.塞普内塔在印度的孟买拍摄了几部波斯语的影片,故事都取材于波斯的民间故事或神话传说,演员全部由伊朗人担任,音乐用取自伊朗民间的曲调。塞普内塔的努力,没有得到国内的支持。1936年以后,去印度拍摄伊朗电影的活动便终止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影片发行人I.库尚于1945年在德黑兰创立了米特拉影片公司,1947年改名为帕尔斯影片公司。这家公司拍出一些受观众喜爱的影片,但内容多半是外国卖座的娱乐影片的复制品。如I.库尚自己导演的《后悔的人》(1954)、《最后的爱》(1957),莫赫塔塞马导演的《那吉王》(1957)、《阿加·穆罕默德汗·卡德加》(1959),马基德·莫希凡导演的《田野上的黄莺》(1957)、《爱的窃贼》(1959)等等。当时仅什拉吉导演的《码头上的贼》(1957)受到一点新现实主义的影响。
  60年代,伊朗电影有了较大的发展,影片年产量增加到70部,不仅扩大了国内市场,而且也输往中近东国家。在题材方面,也有不少表现普通劳动人民生活的影片。诸如I.戈莱斯坦导演的《燕归巢》(1964)、《砖头和镜子》(1965),达尔尤什导演的《还有困难》(1967)等。
  70年代,一批青年电影工作者涌现出来,D.梅赫朱导演了《奶牛》(1969)、《邮递员》(1971),萨列沙导演了《一件小事》(1973)、《平静的生活》(1974)、《在异域》(1975),B.贝扎依导演了《陌生人与雾》(1974),女导演纳比里导演了《该诅咒的土地》(1976),卢斯卡米导演了《报告》(1977),M.基木亚依导演了《石头旅行记》(1977),B.法尔玛纳拉导演了《夜的继续》(1977)。这批青年导演的共同特点是企图表现伊朗的生活现实,表现新风旧俗并存下的伊朗人的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当时,国王的审查制度很严,很多影片遭到禁映。
  1979年,伊朗宣布为伊斯兰共和国。大部分电影公司和电影院收归国有。80年代以来的影片有《塔拉的传说》(1980,导演B.贝扎依)、《校园》(1980,导演D.梅赫朱依)、《血的季节》(1981,导演卡伍什)、《魔鬼的手》(1982,导演扎依德巴甫)等。
  近些年来影片年产量在10部左右。

为您推荐

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

出版时间:1993-09 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 : 德国克拉考尔(Sigfrid Kracauer,1889~1966)著。克拉考尔是德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电影理论家。1933年移居法国,1941年定居美国。曾任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电影..

电影理论

出版时间:1993-09 电影理论 : 匈牙利巴拉兹(Bele Balazs,1884~1949)著。作者是匈牙利作家、电影理论家、哲学博士。匈牙利苏维埃政府解体后在国外侨居2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返回祖国。从20年代开始,巴拉兹便在德..

电影作为艺术

出版时间:1993-09 电影作为艺术 : 德国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1904~ )著。阿恩海姆是德国电影理论家、完形心理学家、美学家,于1939年侨居美国,曾在各大学执教,1932至1933年完成了《电影作为艺术》一书。阿恩..

电影哲学诸原理试论

电影:语言体系还是语言活动

出版时间:1993-09 电影:语言体系还是语言活动 : 法国麦茨(Christian Metz,1930~ )著。麦茨是当代相当活跃的电影符号学理论家。他的这篇著作是以索绪尔的符号学为依据来进行电影研究的最早成果。作者认为电影是..

电影是什么

出版时间:1993-09 电影是什么 : 法国巴赞(André Bazin,1918~1958)著。巴赞是法国当代极有影响的电影评论家和理论家。他创办的《电影手册》杂志成为引导电影批评潮流的大本营,并团结了一大批有才华的、后来被人..

电影美学与心理学

出版时间:1993-09 电影美学与心理学 : 法国米特里(Jeau Mitry,1907~1987)著。米特里是法国电影学家、电影导演。在二十代,他曾组织过提高观众鉴赏水平的电影俱乐部。《电影美学与心理学》的第1卷探讨的是电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