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影片公司

    明星影片公司 : 中国早期私营电影企业。1922年3月,由张石川、郑正秋、周剑云、郑鹧鸪、任矜苹等发起,创办于上海。初期摄制滑稽短片,1923年冬,拍摄《孤儿救祖记》后,开始摄制长故事片,坚持"教化社会"的宗旨和电影与民族文化传统结合的艺术主张。1927年,摄制了《火烧红莲寺》,开中国影坛神怪武侠片之先河。1931年,试制成功中国第一部蜡盘配音有声片《歌女红牡丹》。1932年,邀请夏衍、阿英、郑伯奇任编剧顾问,促成与左翼文艺工作者的合作,为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领导电影事业提供了契机。之后,较快时间内拍摄了《狂流》、《春蚕》、《铁板红泪录》、《女性的呐喊》、《上海二十四小时》、《脂粉市场》、《盐潮》、《丰年》、《姊妹花》(见彩图)等一批以反帝反封建为主题的影片,成为左翼电影运动的基本阵地。1934年艺华影业公司被捣毁后,明星影片公司上层一度出现短暂的徘徊。不久,又主动找到中国共产党的电影工作者,要求实行第二次合作,并于1936年 7月1日,进行了革新和改组,明确提出"为时代服务"的制片方针,建立了明星一厂、二厂。二厂吸收了由电通股份有限公司转来的一批左翼电影工作者。改组后,公司面目有所改观,相继拍摄了《生死同心》、《压岁钱》、《十字街头》、《马路天使》(见彩图)等影片。1937年夏抗日战争爆发,明星公司制片基地严重受损,遂停办。


  1922~1937年,明星影片公司共拍摄影片 200余部,培养了包括编剧、导演、演员、摄影、美工、录音、剪辑、洗印、发行在内的一整套人才,经历了从无声片到有声片的变革,为发展中国民族电影事业做出积极努力,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电影事业的领导提供了一定的条件,是一个为中国早期民族电影事业兴起、发展、进步作出过有益贡献的电影公司。

为您推荐

《电视影片的摄制》

《电视影片的摄制》 : 〔英〕阿·阿瑟·英格兰德、保罗·佩佐尔德著,张园译,孙开远校,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3月第1版。本书主要讲述拍摄电视影片时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全书由23章组成..

中国艺术影片编目(1949—1979)

中国艺术影片编目(1949—1979):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研究所合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年版。本书所谓艺术影片,包括已发行和未发行过的故事片、艺术性纪录片、舞台艺术片和美术片。全书共收集了1949-1979年间..

《影片的美学》

《影片的美学》:[苏]日丹着。于培才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5月版。33万字。分章论述电影形象的本性、电影与技术的关系、电影艺术的假定性、影片的结构与剧作、电影表现力在历史上的演进等电影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并..

新闻纪录影片(新闻)

东北新闻影片社(新闻)

东北新闻影片社:中国成立较早的新闻图片发布机构。简称“东北影片社”。成立时间不详,至迟在1930年4月开始向全国发布新闻图片稿。社址设在沈阳,是当时东北地区唯一的摄影通讯机关。在30年代初比较活跃,业务范围也较宽..

《我的生平和我的影片》

《我的生平和我的影片》:[法]让·雷诺阿着。王坚良等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12月版。15万字。法国着名电影导演让·雷诺阿自传。让·雷诺阿是着名印象派画家奥古斯特·雷诺阿之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法国陆军中服..

《中国艺术影片编目》

《中国艺术影片编目》: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研究所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年6月第1版。112万字,印3600册。《中国艺术影片编目》(1949-1979)是一部资料性工具书。全书收集了新中国成立三十年来摄制的艺术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