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努雷

施努雷:

【生卒】:1920~

【介绍】:

联邦德国小说家、诗人。

生于莱因河畔法兰克福。1939年被征入伍。

战后从事写作,是四七社发起人之一。早期作品表现对传统观念的憎恶。50年代后期的作品多辛辣的嘲讽。小说《安葬》(1947)以隐喻形式表现信仰的丧失。

短篇小说集《狮子狗阿里的观察》(1953)通过对动物善良本性的描写,讽刺所谓文明社会的残暴。长篇小说《那时父亲的胡子还是红的》(1958)具有超现实主义色彩。

诗集《卡西贝尔》(1956)、《西方人》(1957)等嘲讽现代人受技术摆布的命运。《影子摄影师》(1977)阐明写作与思维的关系,享誉文坛。其他作品有诗集《晚会上的兰德勒舞》(1957)、《符咒》(1964),短篇小说集《苍鹭每天都在呼叫》(1950)、《算不清的帐》(1958)、《干柴里的火星》(1963)、《我需要你》(1976)和《遭遇》(1980)等。作品大多反映战时和战后的现实问题,具有社会批判和道德批判性质。

1958年获冯塔纳奖。

为您推荐

勒·福尔特

勒·福尔特:【生卒】:1876~1971【介绍】: 联邦德国小说家、诗人。曾在海德堡、马尔堡和柏林攻读神学、历史学和哲学。1902年开始发表作品。小说的主题多为教会、帝国和女人,如《来自犹太人居住区的教皇》(1934)、《清白无..

沙吕克

沙吕克:【生卒】:1922~1976【介绍】: 联邦德国小说家、广播电视剧作家。原想成为天主教传教士,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俘,遂改变初衷。战后攻读古典文学,并开始写作。着有电视剧和广播剧《倒霉的穷鬼》(1952)、《发狂的萨克斯..

皮昂特克

皮昂特克:【生卒】:1925~【介绍】: 联邦德国作家。曾在军队服役,后在大学攻读德国语言文学。是德国语言秘诗歌研究院院士。1948年起专事写作。1952年发表诗歌集《渡口》,蜚声文坛。早期诗作多为自由诗,以描写自然风光为主,后..

彭措尔特

毛里纳

毛里纳:【生卒】:189~【介绍】: 联邦德国女小说家、散文家。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拉脱维亚人。从小瘫痪。先后在里加、海德堡、佛罗伦萨和巴黎读过书。多用德语写作。作品涉及东西方文化遗产、基督教和古代习俗等,主题常为借..

吕姆科夫

吕姆科夫:【生卒】:1929~【介绍】: 联邦德国诗人、剧作家。在汉堡学习文学和心理学。当过编辑。是四七社成员。主要作品有诗集《尘世的快乐》(1959)、《特技》(1962)、《可保存到1999年年底》(1979),剧本《福尔辛尼是什么..

里希特

里希特:【生卒】:1908~【介绍】: 联邦德国小说家。生于班辛一渔民家庭。当过书店店员。1933年流亡巴黎,翌年回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入伍,1943年被美军俘虏。1946年获释后同安德施等人共同发起成立四七社。着名长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