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文艺流派。
1958年由格拉茨的画家、摄影师在城市公园咖啡馆成立。1960年以后一些作家、戏剧家也加入,从而在格拉茨出现了奥地利战后文学的第二个中心。俱乐部的文艺思想与维也纳诗派有某些相通之处,他们标新立异,否定传统方法,采用超现实主义和荒诞派手法创作。
主要成就在戏剧和小说方面。
主要代表作家是剧作家、小说家汉特克。其他代表作家还有B.弗里施穆特、W.鲍尔、G.罗特等人。
至70年代俱乐部逐渐为其他文学流派替代。
奥地利文艺流派。
1958年由格拉茨的画家、摄影师在城市公园咖啡馆成立。1960年以后一些作家、戏剧家也加入,从而在格拉茨出现了奥地利战后文学的第二个中心。俱乐部的文艺思想与维也纳诗派有某些相通之处,他们标新立异,否定传统方法,采用超现实主义和荒诞派手法创作。
主要成就在戏剧和小说方面。
主要代表作家是剧作家、小说家汉特克。其他代表作家还有B.弗里施穆特、W.鲍尔、G.罗特等人。
至70年代俱乐部逐渐为其他文学流派替代。
普雷拉多维奇:【生卒】:1887~1951【介绍】: 奥地利女诗人、小说家。克罗地亚诗人彼得·冯·普雷拉多维奇的孙女。参加抵抗运动,曾受纳粹占领当局迫害。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奥地利国歌的歌词作者。早期诗作充满思乡之情,旋律..
魏因黑贝尔:【生卒】:1892~1945【介绍】: 奥地利诗人。生于维也纳。父母早亡,在孤儿院生活6年。1911年入邮电部门工作。1913年开始写作,1920年发表第一部诗集《孤独的人》。1932年发表诗集《高尚与堕落》,引起文坛瞩目。诗作..
维尔德甘斯:【生卒】:1881~1932【介绍】: 奥地利剧作家、诗人。生于维也纳一法官家庭。学过法律,当过律师,后专事创作。曾两度出任维也纳城堡剧院经理。1903年开始发表诗作。着名诗集有《春秋》(1909)、《十四行诗》(1913)..
施佩贝尔:【生卒】:1905~【介绍】: 奥地利小说家。能用德、法、英三种语言写作。年轻时在维也纳积极参加犹太复国主义运动。1926年移居柏林执教心理学,并主编一专业刊物至1933年。希特勒执政时逃往巴黎。后任巴黎卡尔曼-莱..
萨尔滕:【生卒】:1869~1945【介绍】: 奥地利作家。原名西格蒙德·萨尔茨曼。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后定居维也纳。自学成才。当过新闻记者和文学评论家。1933年前任奥地利笔会中心主席。1939年因法西斯迫害犹太人而被迫逃..